一秉大公的意思 一秉大公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秉
- 大
- 公
- 成語名稱:
- 一秉大公
- 成語拼音:
- [yī bǐng dà gō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工部郎中劉公伯燮言用人毀譽》:“仆近來用人處事,一秉大公。”
- 成語例句:
- 那里有好人?本縣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辦事。★坑余生《續濟公傳》第二回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大公無私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秉大公
- 英文翻譯:
- most equitabl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秉大公”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言論 行事 秉公
“一秉大公”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秉】:1.拿著;握著:秉筆。秉燭。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單位,合16斛。4.姓。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一秉大公”的近義詞
“一秉大公”的相關成語
“一秉大公”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秉字的成語
大字的成語
公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秉開頭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公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bing的成語
da的成語
gong的成語
ybdg的成語
一秉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大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公的成語
什么秉大什么的成語
什么秉什么公的成語
什么什么大公的成語
“一秉大公”造句
但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學者也未必能一秉大公。
‘一秉大公,豈能以前此微勞,稍從末減’,難道非殺我青麟不可嗎?
趙啟霖著即行革職,以示懲做,朝廷賞罰黜陟,一秉大公。
別樹一幟做傳媒,一往無前追真相,洞察一切真善美,一網打盡惡勢力,不拘一格真性情,一視同仁官與民,獨當一面英雄風,一秉大公天下先。記者節到了,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祝永遠快。
乾隆時,物阜民殷,兵力強盛,高宗勵精圖治,疆吏咸凜凜,是非好惡,一秉大公,不敢逞私徇情;茍涉欺妄,誅謫隨之。
* 一秉大公的意思 一秉大公的成語解釋 一秉大公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