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爛之舌的意思 三寸不爛之舌的讀音和出處
- 三
- 寸
- 不
- 爛
- 之
- 舌
- 成語名稱:
- 三寸不爛之舌
- 成語拼音:
-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 成語出處: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 成語例句:
- 小生必須自去那里,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伙。(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能說會道,善于應付的嘴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三寸不爛之舌
- 英文翻譯:
- Three inch tongue
- 成語故事:
- 三寸不爛之舌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三寸不爛之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六字成語 三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能說 口才
“三寸不爛之舌”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寸】:1.長度單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極短或極小:寸功。寸進。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湊巧:你來得可真寸。4.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爛】:1.因水分過多或過熟而松軟:爛泥。稀粥爛飯。2.腐爛;破碎:爛蘋果。回收廢銅爛鐵。3.形容程度深:爛醉如泥。爛熟于胸。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
“三寸不爛之舌”的近義詞
“三寸不爛之舌”的相關成語
“三寸不爛之舌”的關聯成語
三字的成語
寸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爛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舌字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寸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爛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舌開頭的成語
san的成語
cun的成語
bu的成語
lan的成語
zhi的成語
she的成語
scblzs的成語
“三寸不爛之舌”造句
一個有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飛毛腿的普通人。
對方那么難纏,你都能說服,你真具有三寸不爛之舌。
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很容易就能虜走芳心。
他想憑他三寸不爛之舌,應當可以說服對方接受所開出來的條件。
她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到處向廠商募捐,終于辦成此次義賣活動。
他上了演講臺,便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得聽眾頻頻點頭。
小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終于說服老板舉辦員工出國旅游。
如果你想憑三寸不爛之舌來贏得對方的好感,很有可能會落得孤單的下場。
湯姆會用他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約翰放棄他的瘋狂計劃。
他有三寸不爛之舌,幾乎沒人能把他駁倒。
* 三寸不爛之舌的意思 三寸不爛之舌的成語解釋 三寸不爛之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