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舌字的成語 (179個)
-
1
搬唇遞舌
- 成語拼音:
- bān chún dì shé
- 成語解釋:
- 挑拔是非。
- 成語出處:
-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面,搬唇遞舌的歹弟子孩兒。”
-
2
搬唇弄舌
- 成語拼音:
- bān chún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①挑撥是非。②賣弄口才。
- 成語出處:
- ①明 徐某《殺狗記 看書苦諫》:“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②許地山《海角底孤星》:“你們念書人底能干只會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罷。”
-
3
白費口舌
- 成語拼音:
- bái fèi kǒu shé
- 成語解釋:
- 談話一無所獲
- 成語出處:
-
4
閉口捕舌
- 成語拼音:
- bì kǒu bǔ s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甕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玄靚傳》:“旋謂基曰:‘綝擊其東,我等絕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閉口捕舌也。’”
-
5
閉口藏舌
- 成語拼音:
- bì kǒu cáng shé
- 成語解釋:
-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 成語出處:
- 五代 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
6
閉口結舌
- 成語拼音:
- bì kǒu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 成語出處:
- 《快心編初集》第一回:“眾人問知是郝家難為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
7
辯口利舌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物勢》:“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出為勝。”
-
8
搬口弄舌
- 成語拼音:
- bān kǒu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挑撥是非。同“搬唇遞舌”。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
9
笨口拙舌
- 成語拼音:
- bèn kǒu zhuō shé
- 成語解釋:
- 沒有口才,不善言談
- 成語出處:
- 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第一章:“部隊作風,說話又尖又硬,絲毫不留情面,又滿有一套理論,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
10
百舌之聲
- 成語拼音:
- bǎi shé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嘮叨、多嘴。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人有少言者,猶不脂之戶也。”
-
11
笨嘴笨舌
- 成語拼音:
- bèn zuǐ bèn shé
- 成語解釋:
-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現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
-
12
笨嘴拙舌
- 成語拼音:
- bèn zuǐ zhuō shé
- 成語解釋: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
- 成語出處:
- 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么呢?’”
-
13
齒弊舌存
- 成語拼音:
- chǐ bì shé cún
- 成語解釋:
- 謂剛者易折,柔者難毀。語本漢劉向《說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劉向《說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
14
齒敝舌存
- 成語拼音:
- chǐ bì shé cún
- 成語解釋:
- 牙齒都掉了,舌頭還留存。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
-
15
粲花之舌
- 成語拼音:
- càn huā zhī shé
- 成語解釋:
- 粲花:鮮艷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論精妙絕倫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七卷:“此自師粲花之舌耳。然默驗人情,實亦為理之所有。”
-
16
唇焦舌敝
- 成語拼音:
- chún jiāo shé bì
- 成語解釋:
-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頭破。形容說話太多,費盡唇舌。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焦唇乾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
17
赤口白舌
- 成語拼音:
- chì kǒu bái shé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 成語出處:
- 唐 盧仝《月蝕》詩:“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蟲頭上卻吃月,不啄殺。
-
18
赤口毒舌
- 成語拼音:
- chì kǒu dú shé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 成語出處:
- 唐 盧仝《月蝕》詩:“月蝕鳥宮十三度,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頭上吃卻月,不啄殺。”
-
19
齒落舌鈍
- 成語拼音:
- chǐ luò shé dùn
- 成語解釋:
- 年老掉齒,說話不清楚。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二回:“那老僧既聾且昏,又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
20
瞠目結舌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ù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 成語出處:
-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 舌的成語,帶舌字的成語,包含舌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