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肉味的意思 不知肉味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知
- 肉
- 味
- 成語名稱:
- 不知肉味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ròu wèi]
- 成語解釋:
-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 成語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 成語例句:
- 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小人已三月不知肉味矣。”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生活貧困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知肉味
- 英文翻譯:
- study with undivided attention ; be badly off
- 成語故事:
- 不知肉味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知肉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學習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美妙 音樂 肉味 形容 學習 東西 味道 生活 困難
“不知肉味”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肉】:1.人和動物體內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韌的物質。某些動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棗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兒西瓜。4.性子慢,動作遲緩:肉脾氣。那個人太肉,一點兒利索勁兒也沒有。
【味】:1.物質所具有的能使舌頭得到某種味覺的特性:味道。滋味。甜味兒。津津有味。2.物質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種嗅覺的特性:氣味。香味兒。這種味兒很好聞。3.意味;趣味:文筆艱澀無味。這本書越讀越有味兒。4.指某類菜肴、食品:臘味。美味。野味。山珍海味。5.辨別味道:體味。6.用于中藥:這個方子共有七味藥。
“不知肉味”的反義詞
“不知肉味”的相關成語
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飽漢不知餓漢饑
飽人不知餓人饑
不識不知
不知不覺
博者不知
不知春秋
不知顛倒
不知薡蕫
不知端倪
不知大體
不知底細
不知凡幾
不知高低
不知貴賤
不知甘苦
不知高下
不知好歹
“不知肉味”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知字的成語
肉字的成語
味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知開頭的成語
肉開頭的成語
味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zhi的成語
rou的成語
wei的成語
bzrw的成語
不知什么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肉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什么味的成語
什么知肉什么的成語
什么知什么味的成語
什么什么肉味的成語
“不知肉味”造句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三月不知肉味。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雖不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可常是謝幕半天才想起鼓掌。
伯牙撫琴高山流水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
講者希望繞梁三日,聽者希望不知肉味,實在不容易。
盡管誰都知道這頓飯一定是"不知肉味",吃的根本就不是牛扒,吃的是"巴菲特"。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聽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個體審美總是依憑某種參照來進行審美活動,而這種參照結構就是審美趣味。
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
多日不見,‘玉面郎君’功力又漲,古人有云‘三月不知肉味’,如今白公子一曲美樂,只怕我等是三生難忘啊!
春xiao一刻值千金,寶貝快來吧,老爺都有三月不知肉味,全身有使不完的勁。
* 不知肉味的意思 不知肉味的成語解釋 不知肉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