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高低的意思 不識高低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識
- 高
- 低
- 成語名稱:
- 不識高低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gāo dī]
- 成語解釋:
- 識:知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1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
- 成語例句: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這個不識高低的人,竟然讓她給他傳球!”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自傲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識高低
- 英文翻譯:
- have no appreciation of a thing 's importanc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識高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西游記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知道 說話 做事 不知深淺 輕重
“不識高低”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低】:1.從下向上距離小;離地面近(跟“高”相對,2.同):低空。飛機低飛繞場一周。水位降低了。3.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下:低地。聲音太低。眼高手低。4.等級在下的:低年級學生。我比哥哥低一班。5.(頭)向下垂:低著頭。
“不識高低”的近義詞
“不識高低”的相關成語
不識高低
不知高低
高低不就
高低貴賤
眉眼高低
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
言語高低
不識不知
不識東家
不識大體
不識好歹
不識局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起倒
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不識時務
不識抬舉
不識泰山
不識一丁
不識之無
“不識高低”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識字的成語
高字的成語
低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識開頭的成語
高開頭的成語
低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shi的成語
gao的成語
di的成語
bsgd的成語
不識什么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高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什么低的成語
什么識高什么的成語
什么識什么低的成語
什么什么高低的成語
“不識高低”造句
小兄弟,今天我認栽了,是我們狗眼不識高低,沒能認出真神。
他見陳德衣著華貴,氣度儼然,不似不識高低貴賤的走卒之輩,立時便將這層關系道明,以防莫名其妙又被唐國人虐打。
不識高低,人偏要你五百錢!不然吃得我幾下拳頭。
孔亮不識高低,便去抵敵,吃他一槍對心窩里刺個正著,翻斛斗撞下馬去,一道靈魂回梁山泊去了。
大圣正是那會家不忙,閃過槍頭,掄起鐵棒,罵道:“你這小畜*,不識高低,看棍!”。
輕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無德之人,不可請他;有運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識高低之人,不可睬他;來歷不明之人,不可留他。
* 不識高低的意思 不識高低的成語解釋 不識高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