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斧鉞的意思 不避斧鉞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避
- 斧
- 鉞
- 成語名稱:
- 不避斧鉞
- 成語拼音:
- [bù bì fǔ yuè]
- 成語解釋:
-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 成語例句:
- 臣向來不以面從為忠,故今日不避斧鉞,直言苦諫。(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勇敢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避斧鉞
- 英文翻譯:
- not afraid of being kille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避斧鉞”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斧鉞 兵器 躲避 形容 將士 英勇無畏 烈士 忠義 不屈
“不避斧鉞”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避】:1.躲開;回避:退避。避而不談。避一會兒雨。2.防止:避孕。避雷針。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種兵器:斧鉞。
【鉞】:古代兵器,青銅或鐵制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
“不避斧鉞”的反義詞
“不避斧鉞”的近義詞
“不避斧鉞”的相關成語
不避斧鉞
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刀鋸斧鉞
斧鉞湯鑊
斧鉞之人
斧鉞之誅
不避艱險
不避強御
不避水火
不避湯火
臨難不避
水火不避
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誅不避貴
忠不避危
“不避斧鉞”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避字的成語
斧字的成語
鉞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避開頭的成語
斧開頭的成語
鉞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bi的成語
fu的成語
yue的成語
bbfy的成語
不避什么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斧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什么鉞的成語
什么避斧什么的成語
什么避什么鉞的成語
什么什么斧鉞的成語
“不避斧鉞”造句
檜不避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顧復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萬世利也。
果然是真英雄,不避斧鉞敢來敢說,好,好。
你聰慧過人,而且碧血丹心,不避斧鉞,未來定然不可限量,前路多荊棘坎坷,你要多加小心。
而楊慎卻不避斧鉞,置生死于度外,正見出他的一身鐵骨。
臣弟久事陛下,臣故不避斧鉞,特來奏荊州之事。
臣今不避斧鉞之誅,直言冒瀆天聽,乞速加整飭,以救危亡。
他在廣東省委第一*記的任職上,竭盡全力,敢踩逆流,不避斧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嶺南開太平,盡到了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能盡到的幾乎全部天職。
* 不避斧鉞的意思 不避斧鉞的成語解釋 不避斧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