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帶鉞字的成語 (10個)

    1

    不避斧

    成語拼音:
    bù bì fǔ yuè
    成語解釋:
    :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2

    白旄黃

    成語拼音:
    bái máo huáng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有關征戰的事。
    成語出處:
    《尚書 牧誓》:“王左仗黃,右秉白旄以麾。”
    3

    秉旄仗

    成語拼音:
    bǐng máo zhàng yuè
    成語解釋:
    秉:執持;旄:古代軍旗;:掌權的兵器。比喻掌握軍事大權
    成語出處:
    《尚書·牧誓》:“王左仗黃,右秉白旄以麾。”
    4

    刀鋸斧

    成語拼音:
    dāo jù fǔ yuè
    成語解釋: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成語出處: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鉆鑿。”
    5

    湯鑊

    成語拼音:
    fǔ yuè tāng huò
    成語解釋:
    :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古代一種酷刑,把犯人投入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成語出處:
    《漢書·蘇武傳》:“雖蒙斧湯鑊,誠甘樂之。”
    6

    之人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rén
    成語解釋:
    :古代殺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應受到刑罰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說,于是齋戒五日,將相管仲。管仲曰:‘斧之人也,幸以獲生……若知國政,非臣之任也。’”
    7

    之誅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成語解釋:
    :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成語出處:
    《莊子 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之誅而此乎?'”
    8

    甘心鈇

    成語拼音:
    gān xīn fū yuè
    成語解釋:
    甘心:情愿;鈇:同“斧”,古代軍法殺人的斧子。指甘受刑罰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獻飯》:“誰肯再甘心鈇,來奏君王!”
    9

    杖節把

    成語拼音:
    zhàng jié bǎ yuè
    成語解釋:
    杖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皇帝授予符節,作為權力的象征;: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權力,掌握很大的兵權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以太保甄邯為大將軍,受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屯城外。”
    10

    一方

    成語拼音:
    zhàng yuè yī fāng
    成語解釋:
    :手持黃色大斧,表示威力。比喻掌握兵權或鎮守一方
    成語出處:
    《尚書·牧哲》:“王左仗黃,右秉白旄以麾。”
    * 鉞的成語,帶鉞字的成語,包含鉞字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