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的意思 樂不思蜀的讀音和出處
- 樂
- 不
- 思
- 蜀
- 成語名稱:
- 樂不思蜀
- 成語拼音:
- [lè bù sī shǔ]
- 成語解釋:
- 蜀:指三國時蜀國。蜀后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后;被安置在洛陽仍過荒淫生活;快樂得不想回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 成語出處:
- 晉 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 成語例句:
-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忘本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樂,不能讀作“yuè”。
- 繁體字形:
- 樂不思蜀
- 英文翻譯:
- have much enjoyment and forget to go back home
- 成語故事:
-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樂不思蜀”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春秋成語 三國成語
- 成語關注:
- 投降 安置 荒淫 生活 快樂 回國 比喻 樂而忘返 忘本
“樂不思蜀”的單字解釋
【樂】:[lè]1.快樂:歡樂。樂事。樂不可支。心里樂得像開了花。2.樂于:樂此不疲。3.笑:他說了個笑話把大家逗樂了。4.姓(與Yuè不同姓)。[yuè]1.音樂:奏樂。樂器。2.姓(與Lè不同姓)。[yào]1.愛好,喜愛: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蜀】:1.朝代名。1.三國之一。參同“漢”2.十國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為后唐所滅。3.十國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國號蜀,史稱后蜀。為北宋所滅。2.四川的別稱。
“樂不思蜀”的反義詞
“樂不思蜀”的近義詞
“樂不思蜀”的相關成語
“樂不思蜀”的關聯成語
樂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思字的成語
蜀字的成語
樂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思開頭的成語
蜀開頭的成語
le的成語
bu的成語
si的成語
shu的成語
lbss的成語
樂不什么什么的成語
樂什么思什么的成語
樂什么什么蜀的成語
什么不思什么的成語
什么不什么蜀的成語
什么什么思蜀的成語
“樂不思蜀”造句
久在北京的他有點樂不思蜀了。
在小溪邊撿石頭丟石頭玩的樂不思蜀。
你到了外國,可不能樂不思蜀,忘記養育你的故鄉故土啊!
哪知他人到了外國,就樂不思蜀,連信都不寫回來了。
我不會忘記責任,更不會樂不思蜀,一旦學成,就會返國。
哪知他人到了外國,就樂不思蜀,連信都不寫回來了。
想不到他上臺北後,就樂不思蜀,怎麼也不肯回來了。
雖然賣相不是很好,兒子卻還是吃得樂不思蜀。
想不到他上臺北后,就樂不思蜀,怎麼也不肯回來了。
小朋友科技館玩的樂不思蜀。
* 樂不思蜀的意思 樂不思蜀的成語解釋 樂不思蜀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