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敷出的意思 入不敷出的讀音和出處
- 入
- 不
- 敷
- 出
- 成語名稱:
- 入不敷出
- 成語拼音:
- [rù bù fū chū]
- 成語解釋:
- 敷:足夠;出:支出。收入的不夠開支的。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但是家計蕭條,入不敷出。”
- 成語例句:
- 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入不敷出。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經濟困難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敷,不能讀作“fù”。
- 繁體字形:
- 入不敷出
- 英文翻譯:
- run behind one's expenses
- 成語故事:
- 入不敷出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入不敷出”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紅樓夢的成語 R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足夠 支出 收入 不夠 開支
“入不敷出”的單字解釋
【入】:1.進去。與“出”相對:入場。入冬。2.參加:入伍。入團。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歲入。5.入聲。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敷】:1.涂上;搽上。例:外敷藥。2.展開;鋪開:敷陳。敷設。3.夠;足:入不敷出。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入不敷出”的反義詞
“入不敷出”的近義詞
“入不敷出”的相關成語
“入不敷出”的關聯成語
入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敷字的成語
出字的成語
入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敷開頭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ru的成語
bu的成語
fu的成語
chu的成語
rbfc的成語
入不什么什么的成語
入什么敷什么的成語
入什么什么出的成語
什么不敷什么的成語
什么不什么出的成語
什么什么敷出的成語
“入不敷出”造句
他現在已入不敷出了。
盡管小明的收入甚豐,但是經常揮霍無度,所以還是入不敷出。
由于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
盡避小明的收入甚豐,但是經常揮霍無度,所以還是入不敷出。
他成天游手好閑,花錢如流水,難怪會入不敷出。
為了子女們的學業,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很多年都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在安排家庭經濟時,應該寬打窄用,以免入不敷出。
開源節流是避免入不敷出的最好方法。
由于連年征戰,國家的財政已經入不敷出。
如果想要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就要作好財務的管理,當省則省,當用則用。
* 入不敷出的意思 入不敷出的成語解釋 入不敷出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