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家立業的意思 興家立業的讀音和出處
- 興
- 家
- 立
- 業
- 成語名稱:
- 興家立業
- 成語拼音:
- [xīng jiā lì yè]
- 成語解釋:
- 建設家庭,創立事業。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二回:“縱不能興家立業,也不至棄田蕩產。”
- 成語例句:
- 營盤里的錢比別處賺的容易,他就此興家立業,手內著實有錢。★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同“成家立業”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興家立業
- 英文翻譯:
- make one 's family prosper and establish a competenc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興家立業”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建設 家庭 創立 事業
“興家立業”的單字解釋
【興】:[xīng]1.興盛;流行:復興。新興。現在已經不興這種式樣了。2.使盛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3.開始;發動;創立:興辦。興工。興利除弊。百廢俱興。4.起;起來:晨興(早晨起來)。夙興夜寐。5.準許(多用于否定式):說話要有根據,不興胡說。6.或許:明天他也興來,也興不來。7.姓。[xìng]興致;興趣:豪興。助興。敗興。雅興。游興。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業】: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興家立業”的反義詞
“興家立業”的近義詞
“興家立業”的相關成語
“興家立業”的關聯成語
興字的成語
家字的成語
立字的成語
業字的成語
興開頭的成語
家開頭的成語
立開頭的成語
業開頭的成語
xing的成語
jia的成語
li的成語
ye的成語
xjly的成語
興家什么什么的成語
興什么立什么的成語
興什么什么業的成語
什么家立什么的成語
什么家什么業的成語
什么什么立業的成語
“興家立業”造句
在曾國藩的眼里,勤勞既是興家立業的奠基石,又是修養身心的必修課,因此,在不斷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他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此格推來福澤宏,興家立業在其中。
再者這孩子這般小,就知道心疼大人,將來必能興家立業,至于青兒,女孩家,將來是別人家的人,知道做活過日子就行。
‘興家立業財源主;治國安邦富貴神。
福臨階臺喜臨門好山好水好風光興家立業五世其昌。
你還說是秦瓊的兄弟那,一點都不了解他,你小小年紀,幾年之間就置辦下這么大一份家業,興家立業。
這件事使湯之峰刻骨銘心,家境更加凄涼,他認為這樣受欺侮,是因為家里沒有功名所致,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改變門風,興家立業,為此他決心無論如何也要送一個孩子上學。
這類傳奇色彩濃重的事情最容易受到傳播,據說在海岱城中興家立業的荊家始祖,就是因為得了前輩高人的遺蛻,才是一飛沖天,出人頭地。
現在,如果先生還不急于休息,晚輩請求先生訓誡,今后在這兒興家立業的路子該分幾個步驟,每一步怎么走。
* 興家立業的意思 興家立業的成語解釋 興家立業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