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應外合的意思 內應外合的讀音和出處
- 內
- 應
- 外
- 合
- 成語名稱:
- 內應外合
- 成語拼音:
- [nèi yīng wài hé]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應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外合之兵,蜀軍潰散。”
- 成語例句: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我等不若密通無知,內應外合,事可必濟。”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相互配合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內應外合
- 英文翻譯:
-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issur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內應外合”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N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配合 攻打 接應
“內應外合”的單字解釋
【內】:[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納”,收入;接受。
【應】:[yìng]1.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hè)。答應。喊他不應。應承。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2.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3.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4.對待:應付。應變。應酬。[yīng]1.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fèn)。應有盡有。2.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3.姓。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內應外合”的反義詞
“內應外合”的近義詞
“內應外合”的相關成語
“內應外合”的關聯成語
內字的成語
應字的成語
外字的成語
合字的成語
內開頭的成語
應開頭的成語
外開頭的成語
合開頭的成語
nei的成語
ying的成語
wai的成語
he的成語
nywh的成語
內應什么什么的成語
內什么外什么的成語
內什么什么合的成語
什么應外什么的成語
什么應什么合的成語
什么什么外合的成語
“內應外合”造句
個鐘情的男人,眉目定情,然后選一個日子內應外合,演一。
通訊員廖志鋒)民警假裝賭客進入賭窩,與外圍民警內應外合將賭窩一窩端。
司機監守自盜,或是司機內應外合實施作案,或是被流竄在廣園東路一帶的作案團伙搶劫。
“內應外合”確保展示交易兩不誤。
作者目的就是要用悟空的悲劇嘲諷帝王、警示國人,不要被自己無限膨脹的利欲熏心,不要被外族人內應外合、欲擒故縱的陰謀迷惑。
深水埗警區接線報展開深入調查后,20日實施行動,先派出數名警員扮人客“放蛇”,掌握證據后內應外合,一舉拘捕26名涉經營或協助經營*情場所的男女。
座談會對新疆來講肯定是一個機遇,但機遇總是鐘情于有準備的頭腦,外部有支援,還需內應外合。
巴媒體稱,這起大規模襲獄事件事發突然,要么武裝分子事先買通了看守,要么是與監內犯人內應外合,而這樣的狀況在巴基斯坦并不鮮見。
* 內應外合的意思 內應外合的成語解釋 內應外合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