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接應的成語 (7個)
-
1
接應不暇
- 成語拼音:
- jiē yìng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
2
內應外合
- 成語拼音:
- nèi yīng wài hé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應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外合之兵,蜀軍潰散。”
-
3
外合里應
- 成語拼音:
- wài hé lǐ yìng
- 成語解釋:
- 外面攻打,里面接應。
- 成語出處:
- 《前漢書平話》上卷:“高皇大喜,既便來日準備外合里應,拿捉陳豨。”
-
4
后手不接
- 成語拼音:
- hòu shǒu bù jiē
- 成語解釋:
- 指平時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則接應不上,無法繼續維持。亦作“后手不上”。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7回:“這兩個光棍,他攬的人家債多了,只怕往后后手不接。”
-
5
里應外合
- 成語拼音:
- lǐ yìng wài hé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與里面接應相結合。
- 成語出處:
- 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小官須索整點英雄將士,里應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6
首尾相應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原指作戰時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應。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
7
首尾相赴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fù
- 成語解釋:
- 首尾:前后。頭和尾相互接應。指作戰相互接應。也形容詩文結構嚴謹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其持論常圓滿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關于接應的成語 形容接應的成語 描述接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