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大不韙的意思 冒大不韙的讀音和出處
- 冒
- 大
- 不
- 韙
- 成語名稱:
- 冒大不韙
- 成語拼音:
- [mào dà bù wěi]
- 成語解釋:
- 見“冒天下之大不韙”。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禮志二》:“嚴諭集議,尚未裁決遵行,則后人孰肯冒大不韙?”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做最大錯誤的事情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冐大不韙
- 英文翻譯:
- risk universal condemnati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冒大不韙”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冒大不韙”的單字解釋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煙。冒火苗子。2.頂著;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雨。冒險。3.魯莽;輕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頓〕(?—前174)秦漢時匈奴族首領。公元前209年殺父自立為單于。先后打敗了東胡、月支、丁零、樓煩、白羊,并進占秦的河套地區,把勢力發展到長城以南。他加強內部組織,建立軍政制度,發展草原經濟,勢力十分強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漢高祖率軍迎戰,被圍七天七夜。以后漢對其采取和親政策,但仍常南侵。頓(dú)。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韙】:是;對(常與“不”字連用,指過失或謬誤):冒天下之大不韙。
“冒大不韙”的近義詞
“冒大不韙”的相關成語
“冒大不韙”的關聯成語
冒字的成語
大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韙字的成語
冒開頭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韙開頭的成語
mao的成語
da的成語
bu的成語
wei的成語
mdbw的成語
冒大什么什么的成語
冒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冒什么什么韙的成語
什么大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大什么韙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韙的成語
“冒大不韙”造句
在此方面,敢冒大不韙的一個經典例子,非常經典,是安然公司。
流星的父親水無常,也是現任的水族族長,甘愿冒大不韙,犧牲自己畢生功力,救了黑夜一命。
這幫狼族本來就不愿意冒大不韙去造新女王的反,如今聽得皓月這樣說,口中便遲疑了下來。
所以在刻意制約之下,倒也沒人敢冒大不韙來興風作浪。
不僅很多學生心里長了草似的坐立不安,更有甚者敢冒大不韙提前逃課,仿佛兩天的假期是他們偌大的保護傘,可以忘掉處分、點名之類的東東。
少有人敢冒大不韙對他們有什么忤逆。
誰敢冒大不韙攻擊益州的話,就是和國家過不去,大家自己看著辦!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你和多寶,為什么甘冒大不韙之險來殺我和準提?
這種殺生吸食精血的行為畢竟有違天和,所以往往只有少數妖魔才敢冒大不韙做這等事,而何川前世可是正經的人類修士。
專訪郭美美的媒體不會不知道自己在當郭美美的梯子;心知肚明仍冒大不韙,緣于嗜痂成癖。
* 冒大不韙的意思 冒大不韙的成語解釋 冒大不韙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