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性起偽的意思 化性起偽的讀音和出處
- 化
- 性
- 起
- 偽
- 成語名稱:
- 化性起偽
- 成語拼音:
- [huà xìng qǐ wěi]
- 成語解釋:
- 謂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的人為。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性惡》:“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 成語例句:
- 羅惇融《文學源流》:“其教人以變化氣質為先,實暗用荀子化性起偽之意。”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化性起偽
- 英文翻譯:
- change humanity by man-mad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化性起偽”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先天 本性 興起 人為
“化性起偽”的單字解釋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起】:1.由坐臥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來。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離開原來的位置:起身。起飛。3.物體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長出(皰、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兒身上愛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東西弄出來:起貨。起釘子。6.發生:起風了。起疑心。起作用。7.發動;興起:起兵。起事。8.擬寫: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會。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10.姓。11.件;次:這樣的案子每年總有幾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進來一起人。他們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動詞后,表示事物隨動作出現:樂隊奏起迎賓曲。會場響起熱烈掌聲。14.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問起過你。想起一件事。
【偽】:1.有意做作掩蓋本來面貌的;虛假(跟“真”相對):偽裝。偽造。作偽。偽鈔。去偽存真。2.不合法的;竊取政權、不為人民所擁護的:偽政權。偽軍。偽組織。
“化性起偽”的相關成語
“化性起偽”的關聯成語
化字的成語
性字的成語
起字的成語
偽字的成語
化開頭的成語
性開頭的成語
起開頭的成語
偽開頭的成語
hua的成語
xing的成語
qi的成語
wei的成語
hxqw的成語
化性什么什么的成語
化什么起什么的成語
化什么什么偽的成語
什么性起什么的成語
什么性什么偽的成語
什么什么起偽的成語
“化性起偽”造句
然而,人的先天惡性可以通過“化性起偽”即后天的禮義教化、法規約束使之棄惡從善。
為此,本文分四部分來展開論述:第一部分,從“化性起偽”推出“學”之必要性和從“心有征知”分析“學”之可能性。
人性本惡,一切禮義不外化性起偽,相信每一個在軍中日久的統軍將領對于這一先賢之語,都自是深有體悟。
之后還扯了一大堆,什么圣人之言,什么化性起偽,什么小人與君子,人性之根惡劣。
道家化性起偽之說,要不為無見。
指出普通人只要在諸多方面進行實踐,就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君子”,同時更強調“化性起偽”與“積習”在社會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指導意義。
荀子的思想是本文的重點,尤其是對“性惡論”以及由此衍生的“化性起偽”的方法論,都作出詳盡的敘述與分析,這是荀學所倡導的“君子之道”確立的前提。
* 化性起偽的意思 化性起偽的成語解釋 化性起偽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