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化民成俗的意思 化民成俗的讀音和出處

    • huà
    • mín
    • chéng
    成語名稱:
    化民成俗
    成語拼音:
    [huà mín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風尚。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成語例句:
    孫中山《興中會章程》:“切實講求富國強兵之學,化民成俗之經。”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類型:
    緊縮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化民成俗
    英文翻譯:
    influence the people and form moral customs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化民成俗”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風的成語 H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百姓 形成 良好 風尚

    成語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的單字解釋

    】:[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化民成俗”的相關成語

    “化民成俗”的關聯成語

    “化民成俗”造句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學校教育是國家培養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傳統得以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

    官學作為化民成俗、長育人才之地,在兩宋學校教育發展史上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然欲以化民成俗,請于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在百年師大賦中,赫然在目的一句話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溫故知新,可以為師。

    化,敎行也;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化民成俗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而設教興學是化民成俗、鞏固國家的百年大計,必須以養民為先,養之而后教之。

    與主流儒學經院化、精英化、脫離了大眾不同,非主流儒學即鄉間儒生則承擔起儒學普及與教化大眾、化民成俗的工作。

    要盡量消除研究生的防范意識和抵制意識,讓其在自然狀態下接受教育,以達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 化民成俗的意思 化民成俗的成語解釋 化民成俗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