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易俗的意思 化民易俗的讀音和出處
- 化
- 民
- 易
- 俗
- 成語名稱:
- 化民易俗
- 成語拼音:
- [huà mín yì sú]
- 成語解釋:
- 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而遠者懷之。”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化民易俗
- 英文翻譯:
- Change people's custom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化民易俗”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風的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百姓 改變 風俗
“化民易俗”的單字解釋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易】:1.做起來不費事的;容易(跟“難”相對):簡易。輕易。易如反掌。顯而易見。得來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輕視。4.改變;變換:變易。易名。移風易俗。不易之論。5.交換:貿易。交易。易貨協定。以物易物。6.姓。
【俗】: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化民易俗”的相關成語
“化民易俗”的關聯成語
化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易字的成語
俗字的成語
化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易開頭的成語
俗開頭的成語
hua的成語
min的成語
yi的成語
su的成語
hmys的成語
化民什么什么的成語
化什么易什么的成語
化什么什么俗的成語
什么民易什么的成語
什么民什么俗的成語
什么什么易俗的成語
* 化民易俗的意思 化民易俗的成語解釋 化民易俗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