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無擇言的意思 口無擇言的讀音和出處
- 口
- 無
- 擇
- 言
- 成語名稱:
- 口無擇言
- 成語拼音:
- [kǒu wú zé yán]
- 成語解釋:
- 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
- 成語出處:
- 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 成語例句:
- 唐·張說《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禮樂,動躡思后,故口無擇言。”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口無擇言
- 英文翻譯:
- lousy choise of word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口無擇言”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表述的成語 K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道理 無需 選擇
“口無擇言”的單字解釋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擇】:[zé]1.挑選:選擇。擇善而從。饑不擇食。兩者任擇其一。2.姓。[zhái]1.義同“擇”(zé):擇菜(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2.分解并理清(混亂的線、繩等):費了半天勁,才把那團亂毛線擇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口無擇言”的近義詞
“口無擇言”的相關成語
“口無擇言”的關聯成語
口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擇字的成語
言字的成語
口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擇開頭的成語
言開頭的成語
kou的成語
wu的成語
ze的成語
yan的成語
kwzy的成語
口無什么什么的成語
口什么擇什么的成語
口什么什么言的成語
什么無擇什么的成語
什么無什么言的成語
什么什么擇言的成語
“口無擇言”造句
他口無擇言,講得頭頭是道。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雷霆看著酥胸微顫的鄧曉雯,口無擇言的解釋道。
白月蘭突然崩潰了,口無擇言地說,“我只見過他……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
老董雖然很吃驚包樂天的口無擇言,仍然哀求說。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唯心口無擇言的罵著,由于激動,一張美麗的小臉漲的通紅,將枕頭砸向顧言,發泄著自己的怒氣。
我與這小販素未相識,他怎么知道我喜歡吃這冰糖葫蘆,這人說話口無擇言,定然三分真七分假,我可不要輕信于他。
眼前的女子就是外面傳成大神一樣的暮紫鈺,只不過她是負面形象,琴棋書畫樣樣不會,做事不加腦子,口無擇言,容貌卻又是一等一的絕色。
* 口無擇言的意思 口無擇言的成語解釋 口無擇言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