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相求的意思 同聲相求的讀音和出處
- 同
- 聲
- 相
- 求
- 成語名稱:
- 同聲相求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 成語解釋:
- 謂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 成語出處:
- 唐·蕭穎士《江有歸舟》:“同聲相求,爾后我先,安得而不問哉?”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交往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同聲相裘
- 英文翻譯:
- like attracts lik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同聲相求”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志趣 相同者 吸引 聚合
“同聲相求”的單字解釋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
“同聲相求”的相關成語
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聲相應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聞聲相思
聲氣相求
同惡相求
同類相求
同氣相求
百口同聲
交口同聲
同聲共氣
同聲同氣
同聲一辭
同聲之應
異口同聲
一口同聲
眾口同聲
“同聲相求”的關聯成語
同字的成語
聲字的成語
相字的成語
求字的成語
同開頭的成語
聲開頭的成語
相開頭的成語
求開頭的成語
tong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qiu的成語
tsxq的成語
同聲什么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相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什么求的成語
什么聲相什么的成語
什么聲什么求的成語
什么什么相求的成語
“同聲相求”造句
“政務微博應學會抱團取暖,同聲相求。
但同聲相求,同氣相類,長于綜核,而短于分析。
在同聲相求的群體里,三言兩語,發發感慨,曬曬心情,是用不著太說明理由的。
與此同時,為了使人才和企業同聲相求,和諧共進,湯世賢推出了期權獎勵機制:企業每年純利潤的3%至5%拿出來獎勵經營、技術等方面的人才。
此時的“筆會”已經與其“同聲相求”的知識分子一起,墜入命運的谷底。
從廟堂到民間,從領導到百姓,同聲相求,思路一致,我們說大運會場館建設出彩,不僅是硬件過硬,更在于政府規劃與百姓心聲的吻合無間。
但這并不等于說他就達到了與農民起義同聲相求的思想水平。
一種是在朋友中傳播,發發感慨,曬曬心情,我沒有這種習慣;另一種是關注名人微博,同聲相求。
究其文學與書藝的內在聯系與互為依托的發展關系,我們可以從“詩文”與“書藝”共為載體的“漢字”擇行組銜上找到同聲相求的歷史現象。
* 同聲相求的意思 同聲相求的成語解釋 同聲相求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