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干的意思 唾面自干的讀音和出處
- 唾
- 面
- 自
- 干
- 成語名稱:
- 唾面自干
- 成語拼音:
- [tuò miàn zì gān]
- 成語解釋:
- 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 成語例句:
- 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面自干。(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八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唾靣自干
- 英文翻譯:
- extreme obsequiousness
- 成語故事:
- 唾面自干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唾面自干”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忍耐的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唾沫 擦掉 自干 形容 容忍
“唾面自干”的單字解釋
【唾】:1.唾液:唾壺。2.用力吐唾沫:唾手可得。3.吐唾沫表示鄙視:唾棄。唾罵。唾面自干。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自】: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3.姓。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干】:[gàn]1.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干。骨干。2.指干部:調干。干群關系。3.做(事):實干。干活兒。埋頭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練。干才。5.擔任;從事:他干過廠長。6.事情變壞;糟:要干。干了,鑰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牽連;涉及:干連。干涉。相干。5.追求(職位、俸祿等):干祿。6.水邊: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濕”相對):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餾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餅干。葡萄干兒。豆腐干兒。把蘿卜曬成干兒。11.空虛;空無所有:外強中干。錢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號(háo)。13.屬性詞。指拜認的(親屬關系):干媽。干兒子。14.徒然;白:干著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說話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說話別那么干。16.當面說氣話或抱怨的話使人難堪:我又干了他一頓。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們干起來了。
“唾面自干”的反義詞
“唾面自干”的近義詞
“唾面自干”的相關成語
“唾面自干”的關聯成語
唾字的成語
面字的成語
自字的成語
干字的成語
唾開頭的成語
面開頭的成語
自開頭的成語
干開頭的成語
tuo的成語
mian的成語
zi的成語
gan的成語
tmzg的成語
唾面什么什么的成語
唾什么自什么的成語
唾什么什么干的成語
什么面自什么的成語
什么面什么干的成語
什么什么自干的成語
“唾面自干”造句
今天為了息事寧人,我們且以唾面自干的態度回應對方的無禮。
唾面自干非常人所能為,他百般容忍,說不定是別有用心。
要想成為大生意人,必須培養唾面自干的雅量。
這種唾面自干的作法過于懦弱,我不欣賞。
原以為唾面自干能息對方之怒,誰知反而助長對方的氣燄。
我們能說服他們做到唾面自干嗎?
唾面自干固可表示雅量,但以直道對待外來的羞辱有時也是必要的。
忍氣吞聲忍辱含羞忍辱負重唾面自干委曲求全。
這些茍且偷生的利祿之徒只好加倍脅肩諂笑,唾面自干。
可是,轉型轉成了文官淪為驕兵悍將的擺設,只有像馮道一樣,心平氣和、唾面自干,才能文運長久,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悲哀。
* 唾面自干的意思 唾面自干的成語解釋 唾面自干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