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明王的意思 圣帝明王的讀音和出處
- 圣
- 帝
- 明
- 王
- 成語名稱:
- 圣帝明王
- 成語拼音:
- [shèng dì míng wáng]
- 成語解釋:
-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 成語出處:
-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漢興,去圣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
- 成語例句:
- 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所在長吏以禮致祭。★唐陸贄《貞元九年冬至大禮赦制》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皇帝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聖帝明王
- 英文翻譯:
- wise emperor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圣帝明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道德 智能 君主 泛稱 歷代 英明 帝王
“圣帝明王”的單字解釋
【圣】: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稱學識或技能有極高成就的:圣手。詩圣。3.指圣人:圣賢。4.封建社會尊稱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圣經。圣靈。6.姓。
【帝】:1.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稱帝。三皇五帝。3.指帝國主義:反帝斗爭。4.姓。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圣帝明王”的相關成語
“圣帝明王”的關聯成語
圣字的成語
帝字的成語
明字的成語
王字的成語
圣開頭的成語
帝開頭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王開頭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di的成語
ming的成語
wang的成語
sdmw的成語
圣帝什么什么的成語
圣什么明什么的成語
圣什么什么王的成語
什么帝明什么的成語
什么帝什么王的成語
什么什么明王的成語
“圣帝明王”造句
隋唐以后,就成為指稱由古代圣帝明王開創和不斷改進的、由孔子加以綜合創新的、在漢代被國家立為國教的宗教。
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女子不讀書明理,怎能出孝子賢孫。
到漢宣帝時候,有一個宰相,認為《周易》是圣帝明王治太平之書,帝王應該用《周易》原理,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圣帝明王》作者風秤雪已經更新了最新章節祝大家蛇年大吉。
然錫冊命而定名分,誠圣帝明王之首重也。
古之圣帝明王,未有宮室高麗,以凋敝百姓之財力者也。
一二九五年,元成宗詔令全國對圣帝明王以時致祭。
維成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周武王姬發遣周公旦敢昭告日,月,星辰,風伯,雨師,歷代圣帝明王之神曰:“嗚呼!天有顯道,厥類惟彰。
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欽奉詔條內一款,五岳四瀆,遣使詣祠致祭;其名山大川、圣帝明王、烈士載在祀典者,所在長吏,除常祀外,擇日致祭,廟宇損壞,官為修理。
* 圣帝明王的意思 圣帝明王的成語解釋 圣帝明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