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君主的成語 (85個)
-
1
君臣佐使
- 成語拼音:
- jūn chén zuǒ shǐ
- 成語解釋:
- 原指君主、臣僚(文武官員)、僚佐(輔助別人的人)、使者(奉命辦事的人)四種人;他們在一國之內;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后來也用以比喻中醫處方中各味藥的不同性質和作用。
- 成語出處:
- 《神農本草經》:“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
2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3
得君行道
- 成語拼音:
- dé jūn xíng dào
- 成語解釋:
- 得君:臣子獲得君主的信任;行:實行。有才學的人能得到賢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論不滿現狀》:“真能得君行道,當然要多多少少改變那自己不滿別人也不滿的現狀。”
-
4
直言極諫
- 成語拼音:
- zhí yán jí jiàn
- 成語解釋:
- ①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②直言極諫科的省稱。
- 成語出處:
- 漢·晁錯《舉賢良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內無邪辟之行,外無騫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謂直言極諫之士矣。”
-
5
功高震主
- 成語拼音:
- gōng gāo zhèn zhǔ
- 成語解釋: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
6
功烈震主
- 成語拼音:
- gōng liè zhèn zhǔ
- 成語解釋: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成語出處:
- 宋·李覯《袁州州學記》:“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
-
7
稱王稱霸
- 成語拼音: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成語解釋:
-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自稱為君主、霸主。比喻憑借勢力;飛揚跋扈;獨斷專行。
- 成語出處:
- 宋 汪元量《讀史》詩:“劉項稱王稱霸,關張無命無功。”
-
8
君命無二
- 成語拼音:
- jūn mìng wú èr
- 成語解釋:
-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絕對的權威性。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君命無二,古之制也。”
-
9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成語拼音:
-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 成語解釋: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變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3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10
清君側
- 成語拼音:
- qīng jūn cè
- 成語解釋:
-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唐 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新唐書 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
11
欺君罔上
- 成語拼音:
- qī jūn wǎng shàng
- 成語解釋:
- 欺騙蒙蔽君主。
- 成語出處:
- 元 楊朝英《叨叨令 嘆世》曲:“他待學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
12
主憂臣勞
- 成語拼音:
- zhǔ yōu chén láo
- 成語解釋: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13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成語拼音:
-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 成語解釋: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14
圣君賢相
- 成語拼音:
- 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
- 成語解釋:
- 圣明的君主與賢良的輔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輔弼之臣,后專指宰相。
- 成語出處:
- 《荀子 富國》:“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兇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圣君賢相之事也。”
-
15
食毛踐土
- 成語拼音:
- shí máo jiàn tǔ
- 成語解釋:
-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賤: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
16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17
忠君愛國
- 成語拼音:
- zhōng jūn ài guó
- 成語解釋:
- 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
-
18
荒淫無道
- 成語拼音:
- huāng yín wú dào
- 成語解釋:
- 荒淫:淫亂無度,貪戀酒色。無道:不講或不行道義。多指君主生活糜爛,重用奸佞,殘害忠良,奴役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無道,褻近娼優,聽信讒言,閉塞賢路:其罪甚于漢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謹按伊尹、霍光之法,別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
19
欺主罔上
- 成語拼音:
- qī zhǔ wǎng shàng
- 成語解釋:
- 罔:蒙騙。欺騙蒙蔽君主
- 成語出處:
- 南朝·齊·沈沖《奏劾江謐》:“謂販鬻威權,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議可掩。”
-
20
主辱臣死
- 成語拼音:
- zhǔ rǔ chén sǐ
- 成語解釋:
- 主:君主。君主蒙受恥辱,臣子只有以死報之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代諸父祭伯父文》:“忠憤激發,肝膽輪囷,主辱臣死,臣敢愛身。”
* 關于君主的成語 形容君主的成語 描述君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