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瘠民貧的意思 地瘠民貧的讀音和出處
- 地
- 瘠
- 民
- 貧
- 成語名稱:
- 地瘠民貧
- 成語拼音:
- [dì jí mín pín]
- 成語解釋:
- 土地瘠薄,人民貧窮。
- 成語出處:
- 清·劉大櫆《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先時地瘠民貧,催科愈煩,而逋負愈積,逋久不償,視為固然。”
- 成語例句:
- 這些業績表現在以地瘠民貧的邊區,居然……能夠做到人民無饑寒之虞,向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邁進。★《解放日報》1946.4.28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國情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地瘠民貧
- 英文翻譯:
- the soil is sterile and the people are poo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地瘠民貧”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描寫景物的成語 景色的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土地 人民 貧窮
“地瘠民貧”的單字解釋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瘠】:1.身體瘦弱。2.(土地)不肥沃:瘠薄。瘠土。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貧】:1.窮(跟“富”相對):貧農。貧民。貧苦。2.缺少;不足:貧血。3.用于僧道的自稱:貧僧。貧道。4.姓。5.絮叨可厭:這個人嘴真貧。你老說那些話,聽著怪貧的。
“地瘠民貧”的反義詞
“地瘠民貧”的相關成語
“地瘠民貧”的關聯成語
地字的成語
瘠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貧字的成語
地開頭的成語
瘠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貧開頭的成語
di的成語
ji的成語
min的成語
pin的成語
djmp的成語
地瘠什么什么的成語
地什么民什么的成語
地什么什么貧的成語
什么瘠民什么的成語
什么瘠什么貧的成語
什么什么民貧的成語
“地瘠民貧”造句
元謀縣地瘠民貧,二十萬人都多了。
他深感封地河南土曠人稀,地瘠民貧,便從當地豐富的野生植物中,查出荒年可以采來充饑。
煩心的是總向我討要糧草,西北地瘠民貧,糧食不足。
這里地瘠民貧,偏僻閉塞,盜賊橫行。
西北地廣人稀,地瘠民貧,環境十分惡劣。
與目前地瘠民貧,縱觀數千年中國史,從未有如北方那樣出現過威脅中原王朝民族的西北相比,黃瓊心中認為真正稱得上朝廷心腹大患的是東南邊。
舊昌平運額共十八萬石有奇,今止十四萬,密云僅得十萬,惟賴召商一法,而地瘠民貧,勢難長恃。
新寧南與廣西全州接壤,西北為城步、武岡,境內漢、苗、瑤等各民族雜居,地瘠民貧,人民終歲勞苦,而不得溫飽。
* 地瘠民貧的意思 地瘠民貧的成語解釋 地瘠民貧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