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正正的意思 堂堂正正的讀音和出處
- 堂
- 堂
- 正
- 正
- 成語名稱:
- 堂堂正正
- 成語拼音: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原指軍隊陣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強大威武;正正:整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 成語例句:
- 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可知道家也卻被他破了。(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堂堂正正
- 英文翻譯:
- dignified and impos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堂堂正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第三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AABC式的成語 AABB式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軍隊 陣容 盛大 形容 光明正大 堂堂 強大 威武 整齊
“堂堂正正”的單字解釋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堂堂正正”的反義詞
“堂堂正正”的近義詞
“堂堂正正”的相關成語
“堂堂正正”的關聯成語
堂字的成語
堂字的成語
正字的成語
正字的成語
堂開頭的成語
堂開頭的成語
正開頭的成語
正開頭的成語
tang的成語
tang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ttzz的成語
堂堂什么什么的成語
堂什么正什么的成語
堂什么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堂正什么的成語
什么堂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什么正正的成語
“堂堂正正”造句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
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求學。
踏踏實實學習,堂堂正正做人!
我們應該堂堂正正做人,勤勤勉勉做事。
我爸爸是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識時務保勤廉為官硬硬朗朗,顧大局守規矩做人堂堂正正。
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學習,清清白白為官。
* 堂堂正正的意思 堂堂正正的成語解釋 堂堂正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