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至正的意思 大公至正的讀音和出處
- 大
- 公
- 至
- 正
- 成語名稱:
- 大公至正
- 成語拼音: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辦理,毫不偏心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來懲辦林、鄧,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大公至正
- 英文翻譯:
- Dagong Zhizhe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大公至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公正 秉公辦理 偏心
“大公至正”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至】:1.到:至今。自始至終。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極;最:至為感謝。你要早來,至遲下星期內一定趕到。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大公至正”的反義詞
“大公至正”的近義詞
“大公至正”的相關成語
“大公至正”的關聯成語
大字的成語
公字的成語
至字的成語
正字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公開頭的成語
至開頭的成語
正開頭的成語
da的成語
go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dgzz的成語
大公什么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至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公至什么的成語
什么公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什么至正的成語
“大公至正”造句
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為心,罷王安石、呂惠卿新法而行祖宗舊政,故社稷危而復安,人心離而復事。
與人為善、精忠報國、大公至正、誠信為本……***駐足觀看,表揚他們寫得好。
“大抵近年習俗,凡事不欲以大公至正之道顯然行之,而每區區委曲于私恩小惠之際。
我皇考大公至正,惟知以誠心待人,穆彰阿得以肆行無忌,若使圣明早燭其奸,則必立重典,斷不姑容。
***強調推行財政體制改革,促成公共財政改善民生與生態,并重申社會公平與正義,這些都彰顯了大公至正之心。
司法女神蒙著雙眼,不是代表洞察力的缺失,相反,她昭示著裁判者無欲無求、大公至正,憑心靈體察,依理性判案。
* 大公至正的意思 大公至正的成語解釋 大公至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