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的意思 大快人心的讀音和出處
- 大
- 快
- 人
- 心
- 成語名稱:
- 大快人心
- 成語拼音:
- [dà ku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快:痛快。指壞人或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或壞事得以取締;人們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成語出處:
- 《明史 余懋學傳》:“如潘季馴之斥,大快人心,而猶累牘連章,為之申雪,是為欺罔。”
- 成語例句:
- “老江,你看多么大快人心呀!”說到這里,她喘了一口氣,發覺自己太興奮了。(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九章)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表達群眾的感情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大快人心
- 英文翻譯:
- this cheers the people greatl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大快人心”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快樂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痛快 壞人 壞事 受到 打擊 得以 取締 人們 心理 人心大快
“大快人心”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短(跟“慢”相對):快車。快步。又快又好。他進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這種汽車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趕快:快來幫忙。快送醫院搶救。4.快要;將要:你再等一會兒,他快回來了。他從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靈敏:腦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鋒利(跟“鈍”相對):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當:快人快語。8.愉快;高興;舒服:快感。拍手稱快。大快人心。9.舊時指專管緝捕的差役:捕快。馬快。10.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大快人心”的反義詞
“大快人心”的近義詞
“大快人心”的相關成語
大快人心
人心大快
快人快事
快人快性
快人快語
不得人心
大得人心
動人心魄
動人心脾
動人心弦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總在人心
蠱惑人心
感人心脾
鼓舞人心
壞人心術
扣人心弦
籠絡人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大快人心”的關聯成語
大字的成語
快字的成語
人字的成語
心字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快開頭的成語
人開頭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da的成語
kuai的成語
ren的成語
xin的成語
dkrx的成語
大快什么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人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什么心的成語
什么快人什么的成語
什么快什么心的成語
什么什么人心的成語
“大快人心”造句
犯罪分子終于被繩之以法了,真是大快人心!
鏟除了地方惡勢力,真是大快人心。
這個壞蛋終于落網了,真是大快人心。
此外幾十位師兄師姊開始修理地板,敲擊聲震耳欲聾大快人心!
鏟除這一伙惡霸勢力,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這個長期逍遙法外的歹徒,終于在今晨落網了,真是大快人心!
這些橫行霸道的家伙終于被繩之于法,真是大快人心。
新上任的市長為市民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滌瑕蕩穢,真是大快人心。
這個作惡多端的家伙終于受到法律制裁,真是大快人心哪!
自從匪酋被捕后,助紂為虐的黨羽也陸續落網,真是大快人心。
* 大快人心的意思 大快人心的成語解釋 大快人心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