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一揮的意思 大筆一揮的讀音和出處
- 大
- 筆
- 一
- 揮
- 成語名稱:
- 大筆一揮
- 成語拼音:
- [dà bǐ yī huī]
- 成語解釋:
- 揮:揮寫。形容善于寫作者運筆神速或任意簽字、涂改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3回:“老賊看了,連說:‘妥當結實,就勞賢契大筆一揮。”
- 成語例句:
- 錢鐘書《圍城》:“他們決不會了解,說不定父親就會大筆一揮,直接向唐小姐替自己求婚,他會鬧這種笑話的。”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用于簽字等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大筆一揮
- 英文翻譯:
- A stroke of pe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大筆一揮”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善于 作者 神速 簽字 涂改
“大筆一揮”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揮】:1.搖動;舞動:揮手。揮舞。揮刀。2.拂去;抹掉:揮汗。3.拋出;散出:揮金如土。揮發。
“大筆一揮”的相關成語
“大筆一揮”的關聯成語
大字的成語
筆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揮字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筆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揮開頭的成語
da的成語
bi的成語
yi的成語
hui的成語
dbyh的成語
大筆什么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一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什么揮的成語
什么筆一什么的成語
什么筆什么揮的成語
什么什么一揮的成語
“大筆一揮”造句
人們讓他當場出一副對聯,他思索了一會,然后大筆一揮,揚揚灑灑斐然成章。
他拈筆濡墨,凝神片刻,大筆一揮,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躍然紙上。
那件事大筆一揮簽一個字就可以辦成.
只要您大筆一揮,這件事兒準能解決.
比如,英國政府可以大筆一揮,僅僅向坦桑尼亞政府開張支票就算了事.
可那位領導同志很顯然不是個舍得分好處的主,直接大筆一揮,廠里需要精兵簡政,老師傅們為廠里貢獻了一生,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街道上別具粗獷的風格,建筑如同寫意式的大筆一揮而成的,有一種讓人把心中的壓抑吐露出來之感,盡顯原始之美。
武將升遷謫降,手中大筆一揮即可,又閑又富,肥得流油。
黃柏青直陳,在工作中他常常大筆一揮批下去數億資金。
她的哥哥嚷道:"這種恭維話可不能用在達西身上,珈羅琳,因為他并不能夠大筆一揮而就,他還得在四個音節的字上面多多推敲。"。
* 大筆一揮的意思 大筆一揮的成語解釋 大筆一揮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