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大敗而逃的意思 大敗而逃的讀音和出處

    • bài
    • ér
    • táo
    成語名稱:
    大敗而逃
    成語拼音:
    [dà bài ér táo]
    成語解釋:
    指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9回:“斗了多時,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槍刺在腿上,大敗而逃。”
    成語例句: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11回:“契丹兵大敗而逃,由晉軍從后追擊,俘斬萬計。”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貶義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狀語;指敗逃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近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大敗而逃
    英文翻譯:
    Run away from defeat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大敗而逃”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敗仗 逃跑

    成語大敗而逃

    “大敗而逃”的單字解釋

    】:[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2.古同“”。
    】:1.在戰爭或競賽中失敗(跟“勝”相對):戰敗國。立于不敗之地。甲隊以二比三敗于乙隊。2.使失敗;打敗(敵人或對手):大敗侵略軍。3.(事情)失敗(跟“成”相對):功敗垂成。不計成敗。4.毀壞;搞壞(事情):身敗名裂。傷風敗俗。成事不足,敗事有余。5.解除;消除:敗毒。敗火。6.破舊;腐爛:敗絮。敗肉。7.凋謝;枯萎:敗葉。塘里的荷花都敗了。8.敗落:好好的一個家敗在他手里了。9.使敗落:敗家。
    】: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1.逃跑:追殲逃敵。2.躲避:逃荒。逃學。

    “大敗而逃”的反義詞

    “大敗而逃”的近義詞

    “大敗而逃”的相關成語

    “大敗而逃”的關聯成語

    “大敗而逃”造句

    赤壁一戰,曹操大敗而逃,周瑜乘勝追擊。

    這一場惡戰把金軍殺得人仰馬翻,大敗而逃

    何曼一臉笑意,根本看不出上次在這里大敗而逃的人是他:上次末將在這東平陵城下栽了跟頭,就請大帥再給我們一次機會,說什么也要把這口氣掙回來。

    大帥就是天縱英才,若不是自己貪圖富貴,在奔牛原大戰時突然倒戈,大帥不會大敗而逃,但是,鮮卑國從那時起也就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戰。

    幾個小女孩想要讓雷和火鸚鵡戰斗,其實就是認準了雷必然會在火鸚鵡的火球下大敗而逃

    而公孫瓚之兵,見自己主公敗陣,己方大將被斬士氣全無,被袁紹領軍殺的大敗而逃

    金兵雖然擅長騎射,面對弓弩手卻成了靶子,戰馬首先翻到,接著人馬踐踏,少有金兵能沖到跟前,片刻時金兵大敗而逃

    后來,陳勝命麾下每行五丈便刻一箭矢圖案來,終于,走出了白舟山,殺得匈奴人大敗而逃

    最輝煌的一次戰績,恐怕還要算是折斷歐陽克的手指,讓歐陽克大敗而逃了。

    公元1574年(明萬歷二年),王杲糾集三千騎兵從五味子沖入邊,準備大舉抄掠,不料正中明軍的埋伏,王杲兵大敗而逃,都跑到古勒城躲了起來。

    * 大敗而逃的意思 大敗而逃的成語解釋 大敗而逃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