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之信的意思 尾生之信的讀音和出處
- 尾
- 生
- 之
- 信
- 成語名稱:
- 尾生之信
- 成語拼音:
- [wěi shēng zhī xìn]
- 成語解釋:
-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成語出處: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成語例句:
- 好惡失其宜,是非亂其真,雖有尾生之信,曾子之孝,吾弗貴也。(《二程全書 粹言二》)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人死板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尾生之信
- 英文翻譯:
- stubbornly stick to a promise
- 成語故事:
- 尾生之信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尾生之信”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莊子的成語 史記的成語 比喻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傳說 堅守 信約 淹死 比喻 知道 懂得 利害 關系
“尾生之信”的單字解釋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隊尾。尾聲。3.跟在后面:尾隨。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結的事情:尾數。掃尾工作。5.量詞。用于魚:一尾魚。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馬尾(wěi)上的長毛:馬尾羅。2.蟋蟀等尾(wěi)部的針狀物:三尾兒。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尾生之信”的相關成語
尾生之信
抱柱之信
硁硁之信
尾生抱柱
尾生喪身
初生之犢
初生之犢不懼虎
初生之犢不畏虎
好生之德
平生之好
平生之愿
平生之志
殺生之柄
書生之見
殺生之權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偕生之疾
養生之道
有生之年
祖生之鞭
“尾生之信”的關聯成語
尾字的成語
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信字的成語
尾開頭的成語
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信開頭的成語
wei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xin的成語
wszx的成語
尾生什么什么的成語
尾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尾什么什么信的成語
什么生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生什么信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信的成語
* 尾生之信的意思 尾生之信的成語解釋 尾生之信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