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不并的意思 忠孝不并的讀音和出處
- 忠
- 孝
- 不
- 并
- 成語名稱:
- 忠孝不并
- 成語拼音:
- [zhōng xiào bù bìng]
- 成語解釋:
- 不并:不能同時并行。盡忠不能盡孝,盡孝不能盡忠。即忠孝不能兩全
- 成語出處:
-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定謐》:“姑處事殊,忠孝不并。已為孝子,不得為忠臣;為忠臣,不得為孝子。”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忠孝不并
- 英文翻譯:
-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忠孝不并”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不能 并行 盡忠 盡孝 忠孝 兩全
“忠孝不并”的單字解釋
【忠】:1.忠誠:忠心。忠言。效忠。2.姓。
【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并】:[bìng]1.合在一起:歸并。合并。把三個組并成兩個。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并蒂蓮。我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兩說并存。相提并論。4.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略帶反駁的意味:你以為他糊涂,其實他并不糊涂。所謂團結并非一團和氣。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擁護領導的決定。6.用法跟“連”相同(常跟“而”、“亦”呼應):并此而不知。并此淺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別稱。
“忠孝不并”的反義詞
“忠孝不并”的相關成語
“忠孝不并”的關聯成語
忠字的成語
孝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并字的成語
忠開頭的成語
孝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并開頭的成語
zhong的成語
xiao的成語
bu的成語
bing的成語
zxbb的成語
忠孝什么什么的成語
忠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忠什么什么并的成語
什么孝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孝什么并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并的成語
* 忠孝不并的意思 忠孝不并的成語解釋 忠孝不并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