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公的意思 文抄公的讀音和出處
- 文
- 抄
- 公
- 成語名稱:
- 文抄公
- 成語拼音:
- [wén chāo gōng]
- 成語解釋:
- 指那些剽竊別人作品的人
- 成語出處:
- 成語例句:
- 我痛恨那些文抄公的偷竊行為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寫作等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文抄公
- 英文翻譯:
- Wenzhugo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文抄公”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W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剽竊 作品
“文抄公”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抄】:1.謄寫:抄文件。抄稿子。2.照著別人的作品、作業等寫下來當做自己的:抄襲。這文章是抄人家的。3.搜查并沒收:查抄。家產被抄。4.從側面或較近的小路過去:包抄。抄近道走。5.兩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抄手。6.抓取;拿:抄起一把鐵锨就走。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文抄公”的相關成語
“文抄公”的關聯成語
“文抄公”造句
嗯,謝謝,別人也和我說,老換名字會被人認為是文抄公。
簽約,入V,大家賺錢,有錢賺就幫你滅了那個文抄公。
只要炒得紅,哪怕是文抄公的抄襲‘巨著’,也能照出不誤?嗯哼,這就是你作為一個文化人的原則與職業道德。
但那個文抄公還在繼續抵死不認,口口聲聲“喜歡所以才學習借鑒”。
在校紀委的幫助下,大“文抄公”李衛東完成“上推下卸”的任務,洗白了自己,也為晉升副校長鋪平了道路。
對不起了,詩仙、詩圣們,我也是沒有辦法呀,在這個時代,我不當這文抄公就沒有辦法活得這么舒坦,只好委屈你們了。
以上的介紹,希望對諸君有些幫助,實則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做文抄公而已。
其實,他哪會想到,李焱的名字乃是顧青松所取,至于出處,當然是顧青松所說,李焱只是照本宣科,文抄公拾人牙慧,一時倒把兩人給唬住了。
一個寫手,一旦被打上抄襲的烙印,那就留下了永久的案底,知情者都會永遠記住他是個文抄公。
* 文抄公的意思 文抄公的成語解釋 文抄公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