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事以理的意思 斷事以理的讀音和出處
- 斷
- 事
- 以
- 理
- 成語名稱:
- 斷事以理
- 成語拼音:
- [duàn shì yǐ lǐ]
- 成語解釋:
- 斷:判斷;理:道理。根據道理來判斷事情的是非曲直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陳義設法,斷事以理。”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斷事以理
- 英文翻譯:
- To judge by reas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斷事以理”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判斷 道理 事情 是非曲直
“斷事以理”的單字解釋
【斷】:1.(長形的東西)分成兩段或幾段:砍斷。割斷。繩子斷了。2.斷絕;隔絕:斷水。斷電。斷奶。斷了關系。音訊斷了。3.間斷: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做飯,從沒有斷過。4.攔截:把對方的球斷了下來。5.戒除(煙酒):斷煙。斷酒。6.姓。7.判斷;決定:斷語。診斷。獨斷專行。這個案子斷得公道。8.絕對;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斷無此理。斷不能信。
【事】: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理】:1.物質組織的條紋;紋理:木理。肌理。條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當如此。3.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理科。數理化。4.管理;辦理:處理。理財。當家理事。5.整理;使整齊:理發。理一理書籍。6.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度;表示意見(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見了,誰也沒理誰。置之不理。7.姓。
“斷事以理”的相關成語
“斷事以理”的關聯成語
斷字的成語
事字的成語
以字的成語
理字的成語
斷開頭的成語
事開頭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理開頭的成語
duan的成語
shi的成語
yi的成語
li的成語
dsyl的成語
斷事什么什么的成語
斷什么以什么的成語
斷什么什么理的成語
什么事以什么的成語
什么事什么理的成語
什么什么以理的成語
* 斷事以理的意思 斷事以理的成語解釋 斷事以理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