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典刑的意思 明正典刑的讀音和出處
- 明
- 正
- 典
- 刑
- 成語名稱:
- 明正典刑
- 成語拼音:
-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 成語解釋: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成語出處:
- 宋 呂頤浩《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當明正典刑;如委實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閑退。”
- 成語例句:
- 郭沫若《不要怕死》:“已經明正典刑的漢奸們的供狀,我覺得應該詳細地記錄出來。”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指依照法律公開處以極刑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明正典刑
- 英文翻譯:
- 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明正典刑”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比喻的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表明 治罪 典刑 法律 處以極刑 用于 犯人 公文 布告
“明正典刑”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典】: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刑】: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明正典刑”的相關成語
“明正典刑”的關聯成語
明字的成語
正字的成語
典字的成語
刑字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正開頭的成語
典開頭的成語
刑開頭的成語
ming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dian的成語
xing的成語
mzdx的成語
明正什么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典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什么刑的成語
什么正典什么的成語
什么正什么刑的成語
什么什么典刑的成語
“明正典刑”造句
這種做法是明正典刑,得不償失。
建昌侯方才不是建議將他明正典刑、公示天下么?怎么又不該殺了?
其身已伏誅,但其家族長期知情不報,為明正典刑,今日一體處罰。
目下賊勢狂獗,官兵屢戰無功,若不將驕兵悍將明正典刑,何以儆戒將來!
第二百九十一章明正典刑!第二百九十二章我愿意!第二百九十三章寒炎冰靈鳳釵。
朕要把他們押解到咸陽,明正典刑,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他請求漢景帝對劉戊明正典刑。
罪臣王恭,枉負天恩,不思報效,反圖謀逆,今將此僚及其黨羽明正典刑,太原王氏夷滅三族,以儆效尤!
但是陵上奉旨督造的諸位大臣,竟連龍脈受損、傷及國運的大事也敢欺君不報,實應立即拿問,明正典刑,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前日鮑將軍之弟不遵調遣,擅自進兵,命喪汜水關,折了許多軍士,本該明正典刑,但念在其已身死,便不予追究了。
* 明正典刑的意思 明正典刑的成語解釋 明正典刑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