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祈秋報的意思 春祈秋報的讀音和出處
- 春
- 祈
- 秋
- 報
- 成語名稱:
- 春祈秋報
- 成語拼音:
- [chūn qí qiū bào]
- 成語解釋:
- 祈:向神求禱;報:為報恩而祭祀。指春秋兩季舉行的祭祀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頌·載芟序》:“《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孔穎達疏:“既謀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報,故次《載芟》、《良耜》也。”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祈禱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萅祈秌報
- 英文翻譯:
- Pray for spring and Autum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春祈秋報”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求禱 祭祀 舉行
“春祈秋報”的單字解釋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祈】:1.祈禱:祈福。2.請求;希望:祈求。祈望。敬祈指導。3.姓。
【秋】:1.秋季:深秋。秋風。秋雨。秋高氣爽。2.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麥秋。大秋。3.指一年的時間:千秋萬歲。一日不見,如隔三秋。4.指某個時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見〖秋千〗。
【報】:1.傳達;告訴:報告。報名。2.傳達新聞、消息的文字或信號:報紙。捷報。電報。3.某些刊物:周報。學報。4.報答;報復:報恩。報仇。報應。
“春祈秋報”的相關成語
“春祈秋報”的關聯成語
春字的成語
祈字的成語
秋字的成語
報字的成語
春開頭的成語
祈開頭的成語
秋開頭的成語
報開頭的成語
chun的成語
qi的成語
qiu的成語
bao的成語
cqqb的成語
春祈什么什么的成語
春什么秋什么的成語
春什么什么報的成語
什么祈秋什么的成語
什么祈什么報的成語
什么什么秋報的成語
“春祈秋報”造句
明代河南民間戲曲演唱活動十分活躍,鄉村“春祈秋報”賽會活動多用戲曲。
張山營地區原本有農歷三月舉辦“春祈秋報”廟會的風俗。
墓祭分春秋兩祭,有春祈秋報之義。
自古呈坎有著“春祈秋報”,“十雨五風祈大有,四時八節慶豐收”的徽州社屋民俗,源遠流長的社屋文化,使秋天的呈坎更充滿豐收的喜慶。
既有春祈秋報,敬五谷之神拜神農的,也有求佑平安,消災禳禍拜伏羲的,還有求人丁興旺,子孫綿延拜軒轅的,更有禱告安康,祛病去疾拜藥王孫思邈的。
她人雖離開了閩西故土,對土地的祈望卻更加強烈,春祈秋報,祈盼土地爺保佑在川種糧豐收,置業發家。
每年唱戲的傳統也流傳下來,為的是“春祈秋報”,春天乞求風調雨順,秋季報答神仙保佑。
川西平原歷來都有在春節期間敲鑼鼓鬧年的習俗,所謂“年三十夜敲鑼鼓,不管家中苦不苦”,為的是春祈秋報,禳災祛禍,昂揚精神。
每歲節屆初秋,豐收可望,鄉之人必聯結秋社,懸燈敬神,幸五谷之豐登,竭三日之誠敬,春祈秋報,慣例使然,今日乃第一日也。
商湯禱雨的歷史記載、十年九旱的氣候特征、使得陽城湯廟密布;在陽城歷史上,不僅官方在析城山地區祈雨活動持續不斷,而且民間春祈秋報活動規模宏大。
* 春祈秋報的意思 春祈秋報的成語解釋 春祈秋報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