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閣的意思 束之高閣的讀音和出處
- 束
- 之
- 高
- 閣
- 成語名稱:
- 束之高閣
- 成語拼音:
- [shù zhī gāo gé]
- 成語解釋:
- 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成語出處:
-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 成語例句:
- 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毛澤東《實踐論》)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之,不能讀作“zī”。
- 繁體字形:
- 束之高閣
- 英文翻譯:
- put it away unheeded
- 成語故事:
- 束之高閣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束之高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失當的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起來 放在 高高 架子 比喻 不用
“束之高閣”的單字解釋
【束】:1.捆綁;系(jì):束縛。腰束皮帶。2.量詞。用于捆起來的東西:一束鮮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約束。拘束。束手束腳。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條狀的東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結末:收束。結束。6.姓,作姓氏,仍然讀作“shù”。山東汶上城東有"朿"姓,音同捆,與束不同。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合”
“束之高閣”的反義詞
“束之高閣”的近義詞
“束之高閣”的相關成語
“束之高閣”的關聯成語
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高字的成語
閣字的成語
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高開頭的成語
閣開頭的成語
shu的成語
zhi的成語
gao的成語
ge的成語
szgg的成語
束之什么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高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什么閣的成語
什么之高什么的成語
什么之什么閣的成語
什么什么高閣的成語
“束之高閣”造句
他精心寫的建議書被束之高閣,領導根本沒加以研究。
自從畢業之后,數學課本早被我束之高閣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常被束之高閣。
也束之高閣或一掃而過,多數學生不在下次作文中引以為戒。
多年前就已有預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閣,如今問題真發生了,不是很冤枉嗎?
這一方案也已被束之高閣,這正說明了穆沙拉夫將軍在聯邦直轄部族地區所面臨的困難何等艱巨。
書買回來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們便束之高閣。
如果學了一點理論知識,只是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不去實踐,這樣的理論再好也是沒有用的。
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去年他一心想學攝影,如今卻將相機束之高閣,興趣可變得真快。
* 束之高閣的意思 束之高閣的成語解釋 束之高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