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斃的意思 束手待斃的讀音和出處
- 束
- 手
- 待
- 斃
- 成語名稱:
- 束手待斃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dài bì]
- 成語解釋:
- 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 成語出處:
- 《宋史 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
- 成語例句:
- (1)敵軍壓境,我們要設法突圍,不可束手待斃。(2)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拼死一搏,也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待,不能讀作“dāi”。
- 繁體字形:
- 束手待斃
- 英文翻譯:
- 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束手待斃”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 三國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起手 比喻 遇到 困難 想辦法
“束手待斃”的單字解釋
【束】:1.捆綁;系(jì):束縛。腰束皮帶。2.量詞。用于捆起來的東西:一束鮮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約束。拘束。束手束腳。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條狀的東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結末:收束。結束。6.姓,作姓氏,仍然讀作“shù”。山東汶上城東有"朿"姓,音同捆,與束不同。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斃】:1.死(用于人時多含貶義):斃命。擊斃。牲畜倒斃。2.槍斃:昨天斃了一個搶劫殺人犯。3.仆倒:多行不義必自斃。
“束手待斃”的反義詞
“束手待斃”的近義詞
“束手待斃”的相關成語
束手待斃
斂手待斃
束手待死
安坐待斃
坐而待斃
坐以待斃
棋高一著,束手縛腳
束手縛腳
束手就斃
束手就縛
束手就困
束手就擒
束手就禽
束手就死
束手就殪
束手旁觀
束手束腳
束手受戮
束手束足
束手聽命
“束手待斃”的關聯成語
束字的成語
手字的成語
待字的成語
斃字的成語
束開頭的成語
手開頭的成語
待開頭的成語
斃開頭的成語
shu的成語
shou的成語
dai的成語
bi的成語
ssdb的成語
束手什么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待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什么斃的成語
什么手待什么的成語
什么手什么斃的成語
什么什么待斃的成語
“束手待斃”造句
敵軍壓境,我們要設法突圍,不可束手待斃。
我們不能束手待斃,必須想個妥帖的辦法脫離危險。
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拼死一搏,也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
我知道以胖子的性格,絕對不會束手待斃,到了臨界點上,他一定會放手一搏。但是事實上,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只是在選擇死法而已。南派三叔
他,作為一個人,不再奮斗,是他那不愿束手待斃的生命力逼迫他向前走。
日軍大舉入侵我國時,有的人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有的人卻楚囚對泣,束手待斃。
而飯店餐飲要與社會餐館競爭雖有一些不能等同比較的制約條件,但這并不意味著飯店就只能望洋興嘆,束手待斃。
這句話的意思是: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清晨,美國人根本沒有得到警告。所以當日本轟炸機從海上飛來的時候,那些戰艦和驅逐艦只能束手待斃。
我知道這樣的話你們不會相信,如果還不相信,就動手吧,我也不會束手待斃的,為了‘那可那魯抗魔聯盟’。
* 束手待斃的意思 束手待斃的成語解釋 束手待斃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