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亂安危的意思 治亂安危的讀音和出處
- 治
- 亂
- 安
- 危
- 成語名稱:
- 治亂安危
- 成語拼音:
- [zhì luàn ān wēi]
- 成語解釋:
- 使紛亂的社會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勢得以安定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東坡集·司馬溫公行狀》:“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亂安危者,皆不載。”
- 成語例句: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六回:“治亂安危,雖關劫運;而登錄賢才,終是帝王應分之事。”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治亂安危
- 英文翻譯:
- Control chaos and safet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治亂安危”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紛亂 社會 得到 危急 局勢 得以 安定
“治亂安危”的單字解釋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亂】:1.沒有秩序和條理:亂七八糟。2.武裝騷擾:兵亂。叛亂。3.使混亂;使紊亂:搗亂。以假亂真。4.任意;隨便:不許亂扔紙屑。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危】:1.危險;不安全(跟“安”相對):危急。危難。轉危為安。居安思危。2.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臨危。病危。4.高;高聳:危冠。危檣。危樓。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治亂安危”的近義詞
“治亂安危”的相關成語
“治亂安危”的關聯成語
治字的成語
亂字的成語
安字的成語
危字的成語
治開頭的成語
亂開頭的成語
安開頭的成語
危開頭的成語
zhi的成語
luan的成語
an的成語
wei的成語
zlaw的成語
治亂什么什么的成語
治什么安什么的成語
治什么什么危的成語
什么亂安什么的成語
什么亂什么危的成語
什么什么安危的成語
“治亂安危”造句
因關系到邊境的治亂安危,故明朝政府對于總督的委任較為慎重。
久治則亂,亂則劫生,治亂安危,皆有定數。
憲政至繁,緩急先后之間,為治亂安危所系,壯往則有悔,慮深則獲全。
古人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已經提出人文教化關系到天下的治亂安危。
* 治亂安危的意思 治亂安危的成語解釋 治亂安危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