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忽后的意思 瞻前忽后的讀音和出處
- 瞻
- 前
- 忽
- 后
- 成語名稱:
- 瞻前忽后
- 成語拼音:
- [zhān qián hū hòu]
- 成語解釋:
- 瞻:視,望。形容難以捉摸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成語例句:
- 明·唐順之《答王遵巖》:“然以為有物,則何睹何聞;以為無物,則參前倚衡。瞻前忽后,非胸中不掛世間一物,則不能見得此物。”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瞻前忽后
- 英文翻譯:
- Look forward and backwar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瞻前忽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難以捉摸
“瞻前忽后”的單字解釋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前】:1.方位詞。在正面的(指空間,跟“后”相對):前門。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縮不前。3.方位詞。次序靠近頭里的(跟“后”相對):前排。他的成績在班里總是前三名。4.方位詞。過去的;較早的(指時間,跟“后”相對):前天。從前。前幾年。前功盡棄。前所未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5.方位詞。從前的(指現在改變了名稱的機構等):前政務院。6.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前:前科學(科學產生之前)。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之前)。7.方位詞。未來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線;前方:支前。9.姓。
【忽】:1.不注意;不重視:忽略。忽視。疏忽。2.姓。3.忽而:天氣忽冷忽熱。油燈被風吹得忽明忽暗。4.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忽等于1絲。b)質量或重量,10忽等于1絲。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瞻前忽后”的相關成語
“瞻前忽后”的關聯成語
瞻字的成語
前字的成語
忽字的成語
后字的成語
瞻開頭的成語
前開頭的成語
忽開頭的成語
后開頭的成語
zhan的成語
qian的成語
hu的成語
hou的成語
zqhh的成語
瞻前什么什么的成語
瞻什么忽什么的成語
瞻什么什么后的成語
什么前忽什么的成語
什么前什么后的成語
什么什么忽后的成語
* 瞻前忽后的意思 瞻前忽后的成語解釋 瞻前忽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