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后字的成語 (269個)
-
1
鞍前馬后
- 成語拼音:
- ān qián mǎ hòu
- 成語解釋:
-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 成語出處:
- 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
-
2
不恥最后
- 成語拼音:
- bù chǐ zuì hòu
- 成語解釋:
- 不恥:不以為羞恥。不因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
3
斃而后已
- 成語拼音:
- bì ér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斃: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斗終生,至死才罷休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
4
不敢后人
- 成語拼音:
- bù gǎn hòu rén
- 成語解釋: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凡遇黨政當局對抗戰建國積極方面有所號召,亦無不竭誠響應,不敢后人。”
-
5
不甘后人
- 成語拼音:
- bù gān hòu rén
- 成語解釋:
-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而廣不甘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6
不顧前后
- 成語拼音:
- bù gù qián h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毫無顧忌。《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7
步后塵
- 成語拼音:
- bù hòu chén
- 成語解釋:
- 后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后面追隨模仿
- 成語出處:
- 明·屠隆《曇花記·討賊立功》:“副帥好當前隊,老夫愿步后塵。”
-
8
百年之后
- 成語拼音:
- bǎi nián zhī hòu
- 成語解釋:
- 人的壽命少有超過百歲的;故以百歲為死的代稱。死的諱稱。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俺女兒百年之后,可往俺劉家墳里埋也,去他張家墳里埋?”
-
9
跋前踕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jié hòu
- 成語解釋: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 羅鄴》:“而跋前踕后,絕域無聊,獨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
10
巴前算后
- 成語拼音:
- bā qián suàn hòu
- 成語解釋:
- 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勞生憂憂,巴前算后,每懷不足之心,空白了頭,沒用處,不如隨緣度日的好。”
-
11
跋前躓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zhì hòu
- 成語解釋:
-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昌黎集 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
12
跋前疐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zhì hòu
- 成語解釋: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謝羅尚書啟》:“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跋前疐后,方進退惟谷以堪驚。”
-
13
步人后塵
- 成語拼音:
- bù rén hòu chén
- 成語解釋:
- 步:踏;踩;后塵:走路時后面揚起的塵土。踩著人家腳印走。比喻追隨;沿襲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 梁章鉅《歸田瑣記 北東園日記詩》:“某當竭盡綿力,以步諸君子后塵,斷不肯置身事外也。”
-
14
百歲之后
- 成語拼音:
- bǎi suì zhī hòu
- 成語解釋:
- 死的諱稱。
- 成語出處:
- 《詩 唐風 葛生》:“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史記 李不韋列傳》:“夫百歲之后,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
-
15
瞠乎后已
- 成語拼音:
- chēng hū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瞠:瞪眼。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追趕不上
- 成語出處: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經天緯地,專門名家,更瞠乎后已。”
-
16
瞠乎后矣
- 成語拼音:
- chēng hū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瞠:瞪眼。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追趕不上
- 成語出處: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錢大昕》:“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后矣,況不及賈服者哉。”
-
17
瞠乎其后
- 成語拼音:
- chēng hū qí hòu
- 成語解釋:
-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趕不上。形容遠遠地落在別人后面。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
18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成語拼音:
-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成語出處: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
19
恥居王后
- 成語拼音:
- chǐ jū wáng hòu
- 成語解釋:
- 指在文名上恥于處在不及己者之后。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文藝傳上 王勃》:“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號‘四杰’。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
-
20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成語拼音:
- chī kǔ zài qián,xiǎng shòu zài hòu
- 成語解釋: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
- 成語出處:
-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 后的成語,帶后字的成語,包含后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