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識禮的意思 知書識禮的讀音和出處
- 知
- 書
- 識
- 禮
- 成語名稱:
- 知書識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shí lǐ]
- 成語解釋:
- 有文化,懂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1回:“媳婦雖不敢說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
- 成語例句:
- 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書識禮的人,我萬不想出你,替我卓門鬧出這樣傷風敗俗的丑事!”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有修養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知書識禮
- 英文翻譯:
- Knowing books and etiquett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知書識禮”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大的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文化 懂禮貌
“知書識禮”的單字解釋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禮】:1.社會生活中由于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儀式:婚禮。喪禮。2.表示尊敬的言語或動作:禮節。敬個禮。3.禮物:送禮。獻禮。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4.以禮相待:禮賢下士。5.姓。
“知書識禮”的近義詞
“知書識禮”的相關成語
“知書識禮”的關聯成語
知字的成語
書字的成語
識字的成語
禮字的成語
知開頭的成語
書開頭的成語
識開頭的成語
禮開頭的成語
zhi的成語
shu的成語
shi的成語
li的成語
zssl的成語
知書什么什么的成語
知什么識什么的成語
知什么什么禮的成語
什么書識什么的成語
什么書什么禮的成語
什么什么識禮的成語
“知書識禮”造句
小張知書識禮,舉止文雅,一接觸便給人留下了好的印象。
科學發展康莊路,小康幸福和諧路;創先爭優拓新路,知書識禮光孝路;百業昌榮復興路,減排低碳生態路;正風正氣指引路,修身律己文明路。
知書識禮,一直是中國人對于文明的共識。
在地方鄉村中,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
本人知書識禮、善良大度、體貼善解人意、端莊豐腴(造 句 網),傳統的女性。
她知書識禮,偶爾發發雌威,極符合葉沖心目中妻子的形象,只可惜她已為人婦,真是徒呼奈何。
不過唐飛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遇到祝湘這樣知書識禮的美女,她處理問題的方式很成熟,和金燕子對比一下就知道。
那個娘子顯然是一個知書識禮的大家閨秀,一聽那名字就感到充滿了詩意。
到哪兒找那知書識禮,又乖巧溫柔的丫環去?也就是雇幾個附近的失地農民,男的管管馬廄門房,女的洗衣打掃。
幾許知書識禮的人物,卻埋名隱姓、一文不名。
* 知書識禮的意思 知書識禮的成語解釋 知書識禮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