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的意思 矯枉過正的讀音和出處
- 矯
- 枉
- 過
- 正
- 成語名稱:
- 矯枉過正
- 成語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成語解釋:
- 矯:糾正;枉:彎曲;過正:超過了限度。彎向另一方。把彎曲的東西扭直;超過了限度而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謬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 成語例句:
- 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細柳》)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矯,不能讀作“jiāo”。
- 繁體字形:
- 矯枉過正
- 英文翻譯:
- overcorrect
- 成語故事:
- 矯枉過正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矯枉過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失當的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糾正 彎曲 過正 超過 限度 一方 東西 比喻 謬誤 應有
“矯枉過正”的單字解釋
【矯】:[jiǎo]1.把彎曲的弄直;糾正:矯正。2.強壯;勇敢:矯健。3.假托:矯命。[jiáo]〔矯情〕〈方〉強詞奪理,無理取鬧:別太矯。情(qing)。
【枉】:1.彎曲:矯枉過正。2.使歪曲:貪贓枉法。3.受屈:冤枉。屈枉。4.副詞。徒然;白白地:枉費心機。
【過】:[guò]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7.探望;拜訪:過訪。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10.傳染:這個病過人。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guo]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guō]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矯枉過正”的反義詞
“矯枉過正”的近義詞
“矯枉過正”的相關成語
“矯枉過正”的關聯成語
矯字的成語
枉字的成語
過字的成語
正字的成語
矯開頭的成語
枉開頭的成語
過開頭的成語
正開頭的成語
jiao的成語
wang的成語
guo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jwgz的成語
矯枉什么什么的成語
矯什么過什么的成語
矯什么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枉過什么的成語
什么枉什么正的成語
什么什么過正的成語
“矯枉過正”造句
他對孩子的教育矯枉過正了。
但市場往往會矯枉過正。
那個傳令兵只犯了一點小俄,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矯枉過正了吧!
孩子只是受了一點涼,你就要他穿起棉襖來,也未免太矯枉過正了。
我們在糾正別人錯誤時,要恰如其分,不要矯枉過正,效果才會好。
但我們不應該矯枉過正。
改正錯誤不應矯枉過正,要實事求是。
糾正錯誤要實事求是,掌握好分寸,盡量避免矯枉過正。
不過,我覺得他們有些矯枉過正了。
應該糾正浪費的習慣,但一變而為吝嗇,那就是矯枉過正了。
* 矯枉過正的意思 矯枉過正的成語解釋 矯枉過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