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怎么讀 枉的意思

漢字 | 枉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ㄤˇ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4 |
異體字 | 抂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789 |
其它編碼 | 五筆:sgg 倉頡:dmg 鄭碼:fcvv 四角:41914 |
筆順編碼 | 12341121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橫 橫 豎 橫 |
枉字的意思
1.彎曲:矯枉過正。
2.使歪曲:貪贓枉法。
3.受屈:冤枉。屈枉。
4.副詞。徒然;白白地:枉費心機。
枉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枉
wǎng ㄨㄤˇ
彎曲,彎屈,引申為行為不合正道或違法曲斷:枉道。矯枉過正。貪臟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矯正別人)。冤屈:枉死。冤枉。屈就,用于別人,含敬意:枉駕(a.稱對方來訪自己;b.請對方往訪他人)。枉顧(稱對方來訪自己)。枉臨(稱對方來訪自己)。徒然,空,白:枉然。枉自。枉費心機。英語 useless, in vain; bent, crooked
德語 vergebens
法語 accuser injustement,calomnier,fausser,en vain,courbé,pervers
枉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枉 wǎng
〈形〉
(1) (形聲。從木,王聲。本義:彎曲;不正)
(2) 同本義 [crooked]
枉,邪曲也。——《說文》
是猶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枉道速禍。——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枉用三尺。——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枉法營私(曲解、破壞法律,以謀求私利);枉矢(不直的箭);枉徑(彎曲的小路);枉策(彎曲的馬鞭);枉路(彎曲的道路);枉渚(彎曲之渚);枉木(曲木,彎木);枉直(曲與直。比喻是非、好壞)
(4) 邪惡 [evil;wicked;vicious]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
(5) 又如:枉上(不正之君主);枉邪(邪惡不正,亦指邪惡不正的人);枉情(邪念)
(6) 亂的 [disorded]。如:枉攘(紛亂的樣子)
詞性變化
◎ 枉 wǎng
〈動〉
(1) 使受冤屈 [injustice]
恒人見枉。——《論衡·問孔》
其枉民也。——清· 方苞《獄中雜記》
(2) 又如:枉狀(歪曲事實,誣告別人的狀文);枉濫(枉法恣肆,使人無辜受害);枉結(冤屈難解的事件);枉抑(冤屈);枉陷(冤枉陷害;無故陷害)
(3) 繞道 [make a detour]。如:枉帆(謂船繞道而行)
(4) 違背 [violate]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白居易《重賦》
(5) 又如:枉戾(謂歪曲顛倒);枉屈(歪曲,違背);枉墨矯繩(比喻違背準繩、準則);枉道事人(本謂違背正道侍奉人)
(6) 凌弱 [insult]。如:枉橈(違法曲斷;偏私不公,使有理不申);枉曲(謂違法曲斷;不公正)
(7) 謙詞。謂使對方受屈 [be wronged]
枉車騎過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親枉車騎。
(8) 又如:枉駕(屈尊以相訪。稱人走訪的敬詞);枉騎(屈尊相訪。即枉駕);枉人(謂枉勞人,麻煩別人);枉才(指被埋沒的人才);枉口(屈服改口);枉問(敬詞。猶言承蒙問候);枉訪(屈尊就訪);枉語(屈尊告訴)
◎ 枉 wǎng
〈副〉
(1) 徒然,白費 [futile;in vain]
還有枉拋心力處,多于五柳賦閑情。——唐· 崔道融《讀杜紫微集》
(2) 又如:枉費工夫;枉言(白說,空說);枉沐(白白地蒙受);枉苦(徒然;白白地);枉勞(徒勞);枉說(徒然說,白說);枉殺(白費;辜負)
枉字的辭典解釋
彎曲的、不直的。如:「枉尺」。《說文解字·木部》:「枉,衺曲也。」《荀子·王霸》:「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不正直的、邪惡的。《論語·顏淵》:「能使枉者直。」《元史·卷一七五·張珪傳》:「人有冤抑,必當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辨。」
動扭曲、歪曲。如:「貪贓枉法」。《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冤陷。如:「冤枉」、「勿枉勿縱」。
遷就、委屈。參見「枉駕」、「枉顧」等條。
名邪惡不正的人事物。如:「矯枉過正」。《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冤屈。《新唐書·卷一三五·高仙芝傳》:「我有罪,若輩可言;不爾,當呼枉。」
副徒然、白費。如:「枉費」。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二:「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宋·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詞:「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康熙字典解釋
枉【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廣韻》迂往切《集韻》《類篇》《韻會》嫗往切,??汪上聲。《說文》衺曲也。《淮南子·時則訓》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
又人之不直者,亦謂之枉。《論語》舉直錯諸枉。
又屈也。《禮·月令》仲秋,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
又冤也。《唐書·高仙芝傳》軍中皆呼枉。
又枉駕。《戰國策》聶政曰:仲子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
又枉矢,有三義:一《周禮·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註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一《禮·投壺》主人謂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註》謙言不直之矢也。一星名。《考異郵》枉矢,狀如流星,蛇行有尾。
又《類篇》巨王切。汲具。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枉【卷六】【木部】
衺曲也。從木?聲。迂往切
說文解字注
(枉)衺曲也。本謂木衺曲。因以爲凡衺曲之偁。從木。?聲。迂往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