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待旦的意思 秉燭待旦的讀音和出處
- 秉
- 燭
- 待
- 旦
- 成語名稱:
- 秉燭待旦
- 成語拼音:
- [bǐng zhú dài dàn]
- 成語解釋:
- 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宋江秉燭待旦。”
- 成語例句:
- (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秉燭待旦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秉燭待旦
- 英文翻譯:
- sit with the light in one 's hand till morn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秉燭待旦”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手持 點燃 蠟燭
“秉燭待旦”的單字解釋
【秉】:1.拿著;握著:秉筆。秉燭。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單位,合16斛。4.姓。
【燭】:1.蠟燭:火燭。花燭。2.照亮;照見:火光燭天。洞燭其奸。3.俗稱燈泡的瓦數為燭數,如50燭的燈泡就是50瓦的燈泡。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旦】:1.天亮的時候;早晨:旦暮。旦夕。通宵達旦。枕戈待旦。2.(某一)天:一旦。元旦。3.姓。4.戲曲角色,扮演婦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區別。5.旦尼爾的簡稱。舊時的纖度單位,9000米長的天然絲或化學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1旦=1/9特。舊稱(dài)。
“秉燭待旦”的近義詞
“秉燭待旦”的相關成語
“秉燭待旦”的關聯成語
秉字的成語
燭字的成語
待字的成語
旦字的成語
秉開頭的成語
燭開頭的成語
待開頭的成語
旦開頭的成語
bing的成語
zhu的成語
dai的成語
dan的成語
bzdd的成語
秉燭什么什么的成語
秉什么待什么的成語
秉什么什么旦的成語
什么燭待什么的成語
什么燭什么旦的成語
什么什么待旦的成語
* 秉燭待旦的意思 秉燭待旦的成語解釋 秉燭待旦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