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秉筆直書的意思 秉筆直書的讀音和出處

    • bǐng
    • zhí
    • shū
    成語名稱:
    秉筆直書
    成語拼音:
    [bǐng bǐ zhí shū]
    成語解釋: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
    成語例句:
    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清 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連動式;作謂語;形容客觀對待歷史
    結構類型:
    連動式成語
    形成年代:
    近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秉筆直書
    英文翻譯:
    write the truth without fear or favor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秉筆直書”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史實 隱諱

    成語秉筆直書

    “秉筆直書”的單字解釋

    】:1.拿著;握著:秉筆。秉燭。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單位,合16斛。4.姓。
    】: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秉筆直書”的近義詞

    “秉筆直書”的相關成語

    “秉筆直書”的關聯成語

    “秉筆直書”造句

    歷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當朝,事一關聯當世,所謂秉筆直書更難做到。

    明燕王朱棣兵變奪取帝位,方孝孺秉筆直書“燕賊篡位”,被殺,滅十族。

    盡管他有著難言的隱痛,但他仍秉筆直書,實事求是地記錄著史實,終著成不朽名作。

    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我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寫作上秉筆直書,毫不夸大其詞。

    史家對“書法不隱”、“秉筆直書”的執著追求和與之相對應的史家自身素養的規范,都顯示出中國傳統史學中蘊含的豐富的史學認識論思想。

    秉筆直書:……你現在在哪?絕地生:西城門。

    方謙看向秉筆直書,后者搖了搖頭。

    方謙和秉筆直書統一戰線地認為,把技能喊出來根本就是個羞恥play,偶爾得瑟得瑟就行了,用不著次次都來。

    負責國家檔案的齊太史不動聲色,秉筆直書“崔杼弒莊公”。

    * 秉筆直書的意思 秉筆直書的成語解釋 秉筆直書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