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起脊梁的意思 豎起脊梁的讀音和出處
- 豎
- 起
- 脊
- 梁
- 成語名稱:
- 豎起脊梁
- 成語拼音:
- [shù qǐ jí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振作精神。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書書》:“伯恭欽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體,挺特之氣,豎起脊梁,當時輕重有無,獨于門下歸心而已。”
- 成語例句:
- 汝舊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耳;能豎起脊梁辦個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則依舊狄三也。(清 翟灝《通俗編 身體》引《指月錄》)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用于勸誡人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竪起脊樑
- 英文翻譯:
- pull oneself togeth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豎起脊梁”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精神
“豎起脊梁”的單字解釋
【豎】:1.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豎井。豎琴。2.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畫一條豎線。豎著再挖一道溝。3.使物體跟地面垂直:豎電線桿。把柱子豎起來。4.漢字的筆畫,從上一直向下,形狀是“。”。5.年輕的仆人:豎子。
【起】:1.由坐臥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來。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離開原來的位置:起身。起飛。3.物體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長出(皰、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兒身上愛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東西弄出來:起貨。起釘子。6.發生:起風了。起疑心。起作用。7.發動;興起:起兵。起事。8.擬寫: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會。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10.姓。11.件;次:這樣的案子每年總有幾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進來一起人。他們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動詞后,表示事物隨動作出現:樂隊奏起迎賓曲。會場響起熱烈掌聲。14.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問起過你。想起一件事。
【脊】:1.人和動物背上中間的骨頭;脊柱:脊髓。脊椎。2.物體上形狀像脊柱的部分:山脊。屋脊。書脊。3.姓。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豎起脊梁”的近義詞
挺直腰板
“豎起脊梁”的相關成語
“豎起脊梁”的關聯成語
豎字的成語
起字的成語
脊字的成語
梁字的成語
豎開頭的成語
起開頭的成語
脊開頭的成語
梁開頭的成語
shu的成語
qi的成語
ji的成語
liang的成語
sqjl的成語
豎起什么什么的成語
豎什么脊什么的成語
豎什么什么梁的成語
什么起脊什么的成語
什么起什么梁的成語
什么什么脊梁的成語
“豎起脊梁”造句
作為中國人,就要豎起脊梁,干出個樣子來,絕不能低三下四、喪權辱國。
當今中國學界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需要我們打起精神,豎起脊梁,與“五四”展開認真深入的對話。
但目前東莞還存在三舊改造過度關注豎起脊梁,而缺乏關注改造品質的問題。
不如屏凈塵緣,豎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當,向水邊林下長養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養。
后來極窮,也未嘗自己煮飯,真是“豎起脊梁”,好好地讀書。
紅毛怪豎起脊梁背上的紅毛,露出了嘴上那長長的獠牙,拱起身子,盯著已近站了起來的秦風。
學員們喊出各種的口號,諸如“抗戰必勝”、“挺起胸膛,豎起脊梁”之類,互相激勵訓練、學習。
* 豎起脊梁的意思 豎起脊梁的成語解釋 豎起脊梁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