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纓伏劍的意思 結纓伏劍的讀音和出處
- 結
- 纓
- 伏
- 劍
- 成語名稱:
- 結纓伏劍
- 成語拼音:
- [jié yīng fú jiàn]
- 成語解釋: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 成語例句:
- 南朝·梁·江淹《獄中上建平王書》:“常欲結纓伏劍,少射萬一。”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結纓伏劍
- 英文翻譯:
- Bow the sword with a tasse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結纓伏劍”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結纓 拔劍 自刎 比喻 維護 正義 獻身
“結纓伏劍”的單字解釋
【結】:[jié]1.在條狀物上打疙瘩或用這種方式制成物品:結繩。結網。結彩。2.條狀物打成的疙瘩:打結。活結。死結。蝴蝶結。3.發生某種關系;結合:結仇。結社。結為夫妻。4.凝聚;凝結:結晶。湖面結了一層冰。5.結束;了結:結賬。歸根結底。你不理他不就結了嗎?6.舊時保證負責的字據:保結。具結。7.姓。[jiē]長出(果實或種子):樹上結了不少蘋果。這種花結子兒不結?。園地里的南瓜、豆莢結得又大又多。
【纓】:1.泛指用作裝飾的穗子:帽纓兒。紅纓槍。2.像纓的東西:蘿卜纓兒。3.繩子:長纓。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劍】:1.古代兵器,長條形,一端尖,兩邊有刃,安有短柄。現在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是細長的鋼條,無刃,頂端為一小圓球。2.(Jiàn)姓。
“結纓伏劍”的相關成語
“結纓伏劍”的關聯成語
結字的成語
纓字的成語
伏字的成語
劍字的成語
結開頭的成語
纓開頭的成語
伏開頭的成語
劍開頭的成語
jie的成語
ying的成語
fu的成語
jian的成語
jyfj的成語
結纓什么什么的成語
結什么伏什么的成語
結什么什么劍的成語
什么纓伏什么的成語
什么纓什么劍的成語
什么什么伏劍的成語
* 結纓伏劍的意思 結纓伏劍的成語解釋 結纓伏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