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劍字的成語 (79個)
-
1
案劍瞋目
- 成語拼音:
- àn jiàn chēn mù
- 成語解釋:
- 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寶劍,怒目而視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案劍瞋目,聲如乳虎。”
-
2
拔劍論功
- 成語拼音:
- bá jiàn lùn gōng
- 成語解釋:
- 指爭論功勞激烈到幾乎動武。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
3
齒劍如歸
- 成語拼音:
- chǐ jiàn rú guī
- 成語解釋:
- 猶言視死如歸。
- 成語出處:
- 《晉書·列女傳論》:“比夫懸梁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
-
4
瞋目案劍
- 成語拼音:
- chēn mù àn jiàn
- 成語解釋:
- 瞋目:瞪大眼睛;案:通“按”,握住。瞪圓雙眼,握著寶劍。形容帶劍者怒目圓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
-
5
馳馬試劍
- 成語拼音:
- chi ma shi jian
- 成語解釋:
- 跑馬舞劍。指講習武事。馳:快跑。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
-
6
唇槍舌劍
- 成語拼音: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成語解釋: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
7
刀光劍影
- 成語拼音: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成語解釋: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
8
刀槍劍戟
- 成語拼音:
- dāo qiāng jiàn jǐ
- 成語解釋:
-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種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卻教帳中排開七重劊子手,刀槍劍戟,燦若霜雪。”
-
9
刀山劍林
- 成語拼音:
- dāo shān jiàn lín
- 成語解釋:
- 比喻險惡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7回:“慢說是開封府,就是刀山劍林,也是要走走的。”
-
10
刀山劍樹
- 成語拼音: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成語解釋:
-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 成語出處:
- 《阿含經 九眾生居品》:“設罪多者當入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吞飲融銅。”
-
11
刀頭劍首
- 成語拼音:
- dāo tóu jiàn shǒu
- 成語解釋:
- 極喻危險的境遇。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苕上吳子德輿作丁丑紀聞詩六首蓋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獄之漸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頭劍首度冬春,欲殺何當有百身。”
-
12
豐城劍氣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éng jiàn qì
- 成語解釋:
- 豐城:古地名。比喻有寶劍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華傳》:“寶劍之精,上徹于天。”
-
13
封刀掛劍
- 成語拼音:
- fēng dāo guà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 成語出處:
-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后,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刀掛劍。”
-
14
風刀霜劍
- 成語拼音: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冷風似刀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
15
故劍情深
- 成語拼音:
- gù jiàn qíng shēn
- 成語解釋:
- 故劍:比喻結發之妻。結發夫妻情意濃厚。指不喜新厭舊。
- 成語出處:
- 《漢書·外戚傳上》:“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倢伃為皇后。”
-
16
弓弩上弦,刀劍出鞘
- 成語拼音:
- gōng nǔ shàng xián,dāo jiàn chū qiào
- 成語解釋:
- 弦:弓上的牛筋繩子;鞘:裝刀劍的套子。弓張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不許交頭接耳,不許語笑喧嘩,弓弩上弦,刀劍出鞘。”
-
17
揮劍成河
- 成語拼音:
- huī jiàn chéng hé
- 成語解釋:
- 將寶劍一舞,就變出一條河。形容法術高明,神通廣大,實力雄厚。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龐掠四郡》第二折:“為上將者,揮劍成河,撒豆成兵。”
-
18
劍拔弩張
- 成語拼音:
- jiàn bá nǔ zhāng
- 成語解釋:
- 弩:古代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張:弓上弦。劍拔出來了;弓拉開了。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遒勁。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
19
劍膽琴心
- 成語拼音:
- jiàn dǎn qín x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成語出處:
- 元 吳萊《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
20
解劍拜仇
- 成語拼音:
- jiě jiàn bài chóu
- 成語解釋:
- 謂息爭釋怨。漢許荊兄子世嘗殺人,仇者將殺世,荊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沒,只一子,原殺身代之。”仇者曰:“許掾郡中稱賢,何敢相侵!”因解劍去。事見《漢書·許荊傳》。
- 成語出處:
- 漢許荊兄子世嘗殺人,仇者將殺世,荊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沒,只一子,原殺身代之。”仇者曰:“許掾郡中稱賢,何敢相侵!”因解劍去。事見《漢書·許荊傳》。
* 劍的成語,帶劍字的成語,包含劍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