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之臣的意思 股肱之臣的讀音和出處
- 股
- 肱
- 之
- 臣
- 成語名稱:
- 股肱之臣
- 成語拼音:
- [gǔ gōng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助手與親信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股肱之臣
- 英文翻譯:
- Minister of thigh and humeru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股肱之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大腿 手臂 部分 輔佐 帝王 重臣 比喻 得力 助手 親信
“股肱之臣”的單字解釋
【股】:1.大腿。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一般比科低):總務股。人事股。3.繩線等的組成部分:三股兒繩。把線捻成股兒。4.集合資金的一份或一筆財物平均分配的一份:股份。分股。按股均分,每股五百元。5.指股票:炒股。績優股。垃圾股。6.a)用于成條的東西:一股線。一股泉水。上山有兩股道。b)用于氣體、氣味、力氣等:一股熱氣。一股香味。一股勁。c)用于成批的人(多含貶義):兩股土匪。一股敵軍。7.我國古代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較長的直角邊。
【肱】: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股肱。曲肱而枕。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臣】:1.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3.姓。
“股肱之臣”的近義詞
“股肱之臣”的相關成語
“股肱之臣”的關聯成語
股字的成語
肱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臣字的成語
股開頭的成語
肱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臣開頭的成語
gu的成語
go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chen的成語
ggzc的成語
股肱什么什么的成語
股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股什么什么臣的成語
什么肱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肱什么臣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臣的成語
“股肱之臣”造句
但至少也算得上是那慈禧老賊婆與滿清朝廷的股肱之臣。
興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會相信呢?只是你剛才說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卻有點危言聳聽了。
而之后朱同敬便躋身朝堂,成為莊氏的股肱之臣,左右南齊朝局。
皇帝身著黃色龍袍,看著他的股肱之臣,指著御案上的卷子說;你們都看看吧,這是孔穎達送來的卷子。
在夜裔的病榻旁,是夜裔的股肱之臣。
他是股肱之臣,卻和皇帝情同父子,終身不渝他是君主,廟號“圣宗”。
把刀收起來,你們兩個都是部落的股肱之臣,都是為了部落著想。
有說法稱,他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稱“周初四圣”。
呂愛卿,勞苦功高,真乃朕之股肱之臣!
父皇,你說對臣下要待之以厚,又說楊侍讀可做我股肱之臣,為何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了出去?
* 股肱之臣的意思 股肱之臣的成語解釋 股肱之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