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惟艱的意思 行之惟艱的讀音和出處
- 行
- 之
- 惟
- 艱
- 成語名稱:
- 行之惟艱
- 成語拼音:
- [xíng zhī wéi jiān]
- 成語解釋:
- 惟:是。知道它并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 成語出處:
- 《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 成語例句:
- 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于創作上的態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一句話上來,真不免要汗流浹背了。”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行之惟艱
- 英文翻譯:
- Hard to do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行之惟艱”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知道 并不難
“行之惟艱”的單字解釋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惟】:1.同“唯”。2.思想;思考:思惟(現在通常寫作思維)。3.文言助詞。常用在年、月、日之前:惟八月既望。
【艱】:困難:艱苦。艱深。物力維艱。
“行之惟艱”的近義詞
“行之惟艱”的相關成語
“行之惟艱”的關聯成語
行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惟字的成語
艱字的成語
行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惟開頭的成語
艱開頭的成語
xi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wei的成語
jian的成語
xzwj的成語
行之什么什么的成語
行什么惟什么的成語
行什么什么艱的成語
什么之惟什么的成語
什么之什么艱的成語
什么什么惟艱的成語
“行之惟艱”造句
但古人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臨別嘮叨,是期盼各位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定力如磐而行走無疆。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構建新型的中西方關系“知易行難”。
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醫藥廣告違法率虛假率低俗率仍居高不下。
然此事“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我作文多年,自愧仍是“比竹”耳。
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責任感,把道德認知轉化為行動自覺,還需要全黨全社會付出艱苦的努力。
沒錯,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想必這是一件讓你很苦惱的事情。
實屬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燭,雖曰行之惟艱,然勿畏難而茍安也。
當然,無論對媒體還是廣告監管部門,做到這些其難點往往不在自身、而在環境;“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到“轉變發展方式知易行難”時,*理也引用了“知易行難”,該詞最早出自《尚書·說命中》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 行之惟艱的意思 行之惟艱的成語解釋 行之惟艱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