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徭薄賦的意思 輕徭薄賦的讀音和出處
- 輕
- 徭
- 薄
- 賦
- 成語名稱:
- 輕徭薄賦
- 成語拼音:
- [qīng yáo báo fù]
- 成語解釋:
- 見“輕繇薄賦”。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昭帝紀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 成語例句:
- 凌力《少年天子》引子:“趁著朝廷蠲免三餉,輕徭薄賦,也仗著永平府圈地較少,居然人口漸增、耕地漸復。”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政策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輕徭薄賦
- 英文翻譯:
- reduced corvee and taxe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輕徭薄賦”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Q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輕繇薄賦
“輕徭薄賦”的單字解釋
【輕】:1.重量小;負載力小。與“重”相對:輕如鴻毛。輕裝。2.數量少;程度淺:年輕。輕傷不下火線。3.不用猛力:輕拿輕放。4.不重要:責任輕。5.不重視;不認真:輕視。輕率。6.不嚴肅:輕薄。7.輕松:輕音樂。
【徭】:徭役,古時統治者強迫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
【薄】:[báo]1.扁平物體上下兩面之間的距離小。與“厚”相對: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產。單薄。2.不厚道;不莊重:刻薄。輕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對生,莖、葉有清香味,為清涼解表藥,也可提煉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輕徭薄賦”的反義詞
“輕徭薄賦”的近義詞
“輕徭薄賦”的相關成語
“輕徭薄賦”的關聯成語
輕字的成語
徭字的成語
薄字的成語
賦字的成語
輕開頭的成語
徭開頭的成語
薄開頭的成語
賦開頭的成語
qing的成語
yao的成語
bao的成語
fu的成語
qybf的成語
輕徭什么什么的成語
輕什么薄什么的成語
輕什么什么賦的成語
什么徭薄什么的成語
什么徭什么賦的成語
什么什么薄賦的成語
“輕徭薄賦”造句
因風傳滿清輕徭薄賦,漢人反而對于滿清則翹首以望,只要這傳聞屬實,漢民并不介意胡人帝于中華。
他在任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捐俸修建文廟,倡設社學,革除陋規,破除異端邪說,遇上抗洪搶險,還親自背著沙包沖上一線,贏得了*彎人民的敬重。
漢文帝自奉儉約,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卻輕徭薄賦,這是真儉約。
唐代租庸調制,大體比漢代定額更輕,說得上是一種輕徭薄賦的制度。
是以輕徭薄賦,不奪農時,寧積于人,無藏于府。
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那時我等再揮師北上,然則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造 句 網)。
同時,政府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鼓勵商業。
漢初,高祖納以休養生息之策,獎農抑商,輕徭薄賦,而重于文治。
高祖悲百姓遭戰國百王之苦,暴秦蹂躪之慘,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孝惠,孝文繼統,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載,天下富足,百姓殷實。
然后選賢任能,輕徭薄賦,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 輕徭薄賦的意思 輕徭薄賦的成語解釋 輕徭薄賦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