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而走險的意思 鋌而走險的讀音和出處
- 鋌
- 而
- 走
- 險
- 成語名稱:
- 鋌而走險
- 成語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成語解釋:
-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為。鋌:快跑的樣子;走險:奔赴險地。
- 成語出處:
- 《左傳 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 成語例句:
- 碰了荒年,也少不了這班人,不然,鬧出那鋌而走險的,更是不得了了。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而,不能讀作“ěr”。
- 繁體字形:
- 鋌而走險
- 英文翻譯:
- risk danger in desperation
- 成語故事:
- 鋌而走險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鋌而走險”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無路可走 時候 采取 行為 快跑 樣子 奔赴險
“鋌而走險”的單字解釋
【鋌】:[tǐng]快走的樣子:獸鋌亡群(亡群:失群)。[dìng]古指銅鐵礦石。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險】:1.地勢險惡、復雜,不易通過;險要:險地。險峻。山高水險。這條盤山公路彎道多,很險。2.地勢險惡不容易通過的地方:天險。無險可守。3.遭到不幸或發生災難的可能:冒險。保險。脫險。險癥。巡堤查險。4.狠毒:陰險。險詐。5.險些:險遭不幸。
“鋌而走險”的反義詞
“鋌而走險”的近義詞
“鋌而走險”的相關成語
“鋌而走險”的關聯成語
鋌字的成語
而字的成語
走字的成語
險字的成語
鋌開頭的成語
而開頭的成語
走開頭的成語
險開頭的成語
ting的成語
er的成語
zou的成語
xian的成語
tezx的成語
鋌而什么什么的成語
鋌什么走什么的成語
鋌什么什么險的成語
什么而走什么的成語
什么而什么險的成語
什么什么走險的成語
“鋌而走險”造句
一個男人,不管是誰,自尊心受到傷害時,都會鋌而走險,做出喪失理智的事。
林沖被高求逼上梁山,后又中吳用等人的計,鋌而走險火并了王倫,讓位與晁蓋,從而拉開了108好漢聚義的序幕。
如今救人如救火,只好鋌而走險,直闖虎穴了!
年輕人不要受了一點委屈就憤世嫉俗,甚至鋌而走險。
他老是鋌而走險,弄得處境危如累卵,實在讓人很擔心。
林沖被高俅逼上梁山,后又中吳用等人的計,鋌而走險火并了王倫,讓位與晁蓋,從而拉開了108好漢聚義的序幕。
要防備日本利令智昏,鋌而走險。
約翰森說,不過兩年前各家賭場因陷入困境而開始鋌而走險。
為防止綁匪鋌而走險撕票,警方決定立即攻堅救人。
為了償還債務,他竟鋌而走險去搶劫銀樓。
* 鋌而走險的意思 鋌而走險的成語解釋 鋌而走險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